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江南,单从字面意思上讲,应指长江以南地区,不过在历史和人文地理上,人们在使用“江南”时却赋予了它非凡的意义,江南在文学上与塞北对应,塞北出现在诗词里,多呈现苍凉悲壮之感,而江南多以烟雨朦胧的形式出现,现在人们仍然较多使用烟雨江南之辞。从历史角度上看,秦汉时期的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延至岭南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西晋朝廷无法有效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迫南迁,这是历史上首次衣冠南渡,长江中下游首次迎来的大发展契机。到李唐时,中央政府设立江南道,江南这个名词开始出现在行政区域里,赵宋时期,江南又开始划分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到明清时代,唐宋时的江南地区,富庶程度在全国遥遥领先,现在依然是全国最富裕的地带。从人文地理上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江南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这地区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湿,冬季阴冷干燥,依托长江流域,湖泊分布较广,国内有名号的湖泊几乎都集中于此,如江西的鄱阳湖,湖南的洞庭湖,江浙共享的太湖,安徽境内的巢湖,狭义的江南则专指江浙地区的几个州府,也即以苏杭为首的几个城市,浙江的嘉兴、湖州、绍兴、杭州加上江苏的苏州、常州、南通、无锡等地,还加上独立成直辖市的上海,它原属清代江苏省的松江府。
江南的历史演变,无论是从地理角度还是行政划分,都逐渐从大到小,从西到东演化,这个变化过程符合“江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向,现在国人眼里也几乎只认“狭义”的江南,也即环太湖周边的几个江浙城市,这里的经济发展遥遥领先于全国,哪怕是改革前言阵地的珠三角地带,也不得不甘拜下风。曾经看到网上争议江西省是否属于“江南”地区,从远点的历史文化角度看,它属于江南地区,如江西的滕王阁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江西省也是从宋元时期的“江南西路”演变而来,江西省在行政区划上定型并延续至当代,并且与核心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渐行渐远,因此在现代人眼里,江西并不属于江南,更有一种可能,江西在经济上的地位一落千丈,以苏杭为中心的狭义江南,不想与之共舞。曾经在大范围内的两湖地区,分布有号称江南三大名楼的黄鹤楼和岳阳楼,似乎不在意是否冠以“江南”的名号,也没有争议是否属于江南的话题,或许是两湖的文化人不想卷入无谓的争论,倒不如专心发展属于自己的“潇湘”和“荆楚”人文名号,故土的江西也应该丢掉曾经辉煌过一时的“江南”角色,倒不如发展专属自己的文化符号。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一词出现在北朝文学家陆凯的诗中,陆凯赠别好友时,写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意思是江南没有什么好的东西表达我的感情,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表达我的祝福,由此可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在长安洛阳一带,当时的长江流域抑或太湖流域的发展,尚未使得当时的士大夫们刮目相看。自首次衣冠南渡之后,中国历史上慢慢习成了政治上的南北之争,政治向来北方占优势碾压南方,而且多数新朝开创者为北方人,而且历史上向来是北方政权消灭南方政权进而完成大一统,其次是官僚系统也是北方人占优势,或许南方士族深知政治上难敌北方,索性努力发展经济,南北朝时期便是典型的例子。南北朝时期,南朝经历过宋齐梁陈四个政权,而北朝由多个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组成,从历史事实来看,北朝延续下的隋朝政权灭掉了南朝陈,进而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长达三个多世纪的南北分裂局面,身为北朝人的陆凯,对南朝的“江南”地区有所轻视,想必也是情有可原。
岁月流转到唐代,南方的发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一方面是衣冠南渡带来的经济效应,另一方面是南方的地理气候条件,相对而言发展经济更具有优势。自安史之乱大肆破坏北方经济后,也即唐朝中后期开始,古都西安一千多年的京师地位开始走下坡路,尽管千年之后的今日,西安尚保留着西北重镇地位及浓郁的古城文化气息,但它在国内的气势远不如盛唐了。从大唐京师西安继续往西北方向而行,就到了陕甘宁边界,再继续往北就是与江南对应的塞北,唐朝前半叶盛产边塞诗,其本质上也是当时塞北在人文上胜过江南。从秦朝开始修筑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到汉高帝刘邦被匈奴围困白登围,到霍去病直驱千里北击匈奴,到南北朝时期,南方汉人政权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峙长达一百多年,岁月流转至唐宋时期,对中原政权来说,北方的威胁从未消失过,因此塞北一直中原政权抵御北方侵略的重要关卡。唐宋以后逐渐富庶的江南,为国家提供粮食和经济支持,也是因为江南地区相比北方的战争较少,可以得到较好的经济积累,因此多用江南积累的财富支持塞北将士保家卫国。
历史书上讲到,安史之乱可谓是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这次长达八年之久的动乱造就了再一次衣冠南渡,安史之乱主要发生在黄河流域,也即当时大唐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带,战乱使得很多士族被迫南迁,由于这次的南迁,让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向南迁移。在宏观南迁的历史背景下,不知名的诗人张继,为了逃避战乱而跟随士族漂泊至苏州时,愁绪难以消遣故而创作出传世经典《枫桥夜泊》,唐玄宗时期的著名音乐家李龟年沦落至湖南长沙,在长沙遇到了曾经的故友杜甫。安史之乱后,诗圣杜甫过着相对漂泊的生活,在四川安稳过一些年的杜甫,原来主政蜀地的好友去世,晚年的他便举家离开蜀地,颠沛流离经过湖南长沙,遇到了曾经交往甚繁的音乐家李龟年,甚是感慨万千,于是创作出《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这首诗的背景也可谓是衣冠南渡的一个小缩影。
杜甫作此诗不久,足迹止步于湖南地界,也即在杜甫的眼中,湖南地处长江以南,是理所当然“江南”,这当然是唐代时期的“江南”认知,故而在湖南的东面邻省江西,因此从广义来讲,毋庸置疑属于江南的范畴。江南地区的确是个很大的地理概念,不过地理范围太广则不利于凸显江南的特色,现代意义上的“江南”限定在江浙一带部分地区,似乎更能彰显江南的人文韵味和文化气息。一位颇受皇家和王公贵族赏识的歌唱家李龟年,一位曾经漫游长安积极入世的诗人杜甫,却因战乱不堪和政局变迁打乱了美好的人生境遇,战乱后,李龟年不再受王公贵族的赏识而流落到江南,杜甫在蜀地可依靠的好友去世后不得不选择出川过湖南,与多年不见的李龟年相遇,再次相逢的他们早已经不再年轻,故人相逢酒过三巡,抚今追昔,自是情不自禁感慨万分,李龟年为杜甫演唱一曲,杜甫为李龟年赋诗一首,于是杜甫这首经典的七言绝句流传给我们鉴赏。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从《江南逢李龟年》前两句“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可以看出,杜甫和李龟年曾在京都长安生活的有滋有味,出生音乐世家的李龟年颇有艺术天份,成为唐明皇时期的顶流歌手,常在豪门贵族的府宅,尤其是皇室宗亲岐王的家里展现歌喉,崔九作为唐玄宗的宠臣,自是经常邀请李龟年在自家庭院里演唱,官宦世家出生的杜甫,在祖上的恩荫下自是可漫游在王公贵族的府邸,经常出入朱门豪户的他,与李龟年自是交往甚繁,由此看出,若非安史之乱的影响,他们的生活大概率会是花天酒地,秦楼楚馆随时欢迎他常来体验美丽人生。安史之乱时,大难来时各自飞,八年的战乱平息后,大唐的政局发生重大转折,朝廷的权威被削弱,藩镇开始各自为政,不再年轻的杜甫和李龟年为各自前途各奔西东,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在湖南相遇了,他乡遇故知,自是少不了嘘寒问暖一番,回想下曾在岐王府宅和崔九庭院的潇洒日子,开心释怀一笑,感慨下“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他们在江南相遇时,正值江南风景秀丽,安史之乱前,江南原本只是他们消遣的惬意之所,本应该是他们相约去赏花的,没想到却是在他们“落花”时相遇于江南,也即在他们境遇低迷时相遇,不得不感慨人生境遇的沧桑变迁,同时呈现了作者感叹世事难料的悲伤之情,对人生年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离合,彼此的流离凄苦感到无尽的悲伤。此诗语言平易,但是表达的意境极其深远,赏析本诗时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他们的经历,联结着杜甫和李龟年面对的时代沧桑和人生巨变,方能明白“江南好风景”和“落花时节”一扬一抑的深刻蕴涵,懂得这首诗字里行间流露的无限感怀之情。
杜甫在湖南长沙过世后的第二年,唐代诗坛的顶流人物白居易和刘禹锡相继呱呱坠地,这两位中年后才成为生死之交的大诗人,首次见面竟然是放在了江南名城扬州,因为在此之前,白居易在杭州和苏州任职地方主官。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期间,大力疏浚西湖造福当地百姓,因此今日的西湖尚有名叫白堤的地方,是为了纪念这位素有政绩的市长,再者白居易也甚是喜欢西湖景色,并说到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在苏杭任职,白居易自是游历了两地风景,因病修养离任后,又与正式认识的刘禹锡,一唱一和在扬州一带游历,对江南的风景自是了如指掌,后来离开江南在东都洛阳时常与刘禹锡唱和诗词,两人回想几年前携手游历江南时的美好,他们以“忆江南”曲拍作诗互赠对方,于是白居易便有了《忆江南三首》,其中第一首因有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而传诵较广。
《忆江南三首》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从白居易诗中的《忆江南三首》可以看出,江南的美丽在白居易眼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见中唐时期的江南,俨然成为文人墨客向往的胜地。第一首开头就写“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充分表明白居易认为江南的风景特别好,对江南的风景谙熟,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首开头写“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可见杭州最受作者喜欢,而西湖的风景可能是作者的最爱,才会留下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第三首开头写“江南忆,其次是吴宫”,也即在作者的眼里,苏州吴宫的美仅次于杭州西湖。作者为什么要回忆江南的美景呢,泰半是因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时的江南,百花盛开,已经极其红艳美丽,红日普照时,显得更加耀眼动人,一江春水在红艳艳的阳光照射下,粼粼的绿色波纹呈现为蓝色的摸样,充分表明作者非常喜爱景色宜人的江南春景。
诗人白居易先后在杭州和苏州任职,从第二首和第三首看出他,在杭州任职期间,中秋月圆之日,游历观赏天竺寺,寻找三秋桂子,登上郡亭躺卧,观看钱塘江的潮起潮落,在苏州任职期间,一杯接一杯的喝着吴宫的春竹叶美酒,并在吴宫里欣赏着翩翩起舞后美的像芙蓉一样的歌姬。从白居易的这组诗看出,白居易在苏杭的日子实属让人欣羡不已,在杭州就游山玩水,在苏州便莺歌燕舞,可见是非常幸福的仕途中人。中秋桂子,钱塘潮头,何时再重游,吴宫美酒,歌女起舞,早晚复相逢,充分呈现了作者对重游江南欣赏美景的期待,更是期待与至交刘禹锡再度重访苏杭,史上的白居易是幸运的骄子,一生顺遂无特别重大的挫折,在回到洛阳后,与好友一唱一和,依旧可以回忆江南的美好。
这三首《忆江南》,看似各自独立,通读下来,便会发现他们前后照应,脉络相承,可构成有机整体,是层层递进的诗作。第一首中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广泛流传,有总揽三首诗中描写江南美景的效用,接下来再描写最忆杭州的秋景,然后描写吴宫之景,论诗词艺术感,第二首诗不及第一首,第三首再次之,虽无一气呵成之感,却也能顺利将三首诗贯通一起,颇能呈现作者的高超的赋诗技巧和艺术美感。尽管白居易在苏杭的任职时间不长,对江南的印象却能长留心中,可见白居易所处的唐代,江南的风景颇受文人墨客的欢迎,众多优秀文人墨客的到来,也为江南的文化发展锦上添花。
中唐以来,江南在中国的地位逐渐跃升,不管在经济上还是人文上,至今为此已有千年引领全国,其次中唐以来,藩镇叛乱时有发生,江南远离京师长安及东都洛阳等政治中心,相对安定的环境也促使文人墨客纷纷入驻江南,闲居洛阳的白居易梦想再次神驰江南,或许已成为李唐中后期文人的普遍情愫。美丽的江南欢送诗王白居易和诗豪刘禹锡后不久,正值年轻有为的杜牧开始涉足江南,而立之年的杜牧受到淮南节度使的青睐,在扬州一带任职,也即他多首诗篇提及的江南名城。熟悉杜牧诗篇的朋友应会知晓,杜牧在江南的风流韵事最为世人所熟悉,在春风十里的扬州路上夸赞歌妓、二十四桥明月夜时教玉人吹箫,想着聘聘袅袅十三余的少女,总之杜牧对江南美色的描绘自有他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在杜牧独树一帜的脚本里,江南女子之美令人赞不绝口,在此之外,他描写江南自然之景也不相伯仲,《江南春》是他描写江南山水风光的七言绝句,将江南风光描绘的神奇迷离,别有一番蕴意。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素有盛誉,诗开头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简短的十四字却描写出江南的丰富多彩,千里的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衬,水边的村寨,山麓的城郭到处都有酒旗在飘扬。在古代到处飘扬着酒旗,也即到处有酒馆旅舍,是象征着人间繁华的气息,若是一个城市酒店旅馆林立,这个城市必是繁华之城,灯红酒绿虽然有时候是贬义词,但是它也预示着繁华热闹的景象。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读者对这两句的理解莫衷一是,有理解成烟雨朦胧的江南美景中,还依旧矗立着很多南朝时期遗留下来的寺庙,也可以理解成南朝时期的寺庙,很多已经湮没在烟雨之中。前两句肯定是赞美江南风光的,后两句由于理解不一,有人认为是表现作者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一种讽刺,讽刺当朝大肆信佛事件。
从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代到晚唐时的杜牧,至少有三百年光景,南朝时数以百计的土木建筑型寺庙,从自然物质角度上看,早已经雨打风吹去,杜牧自是难以见到自南北朝时还尚存的寺庙,这两句的理解则偏向于南朝的寺庙早已湮没在烟雨中,但是从另外角度上看,许多千百年前建有寺庙的地方,现在依然是有名的古刹,故这两句也可理解成,南朝时期的寺庙可以毁而复建,直至杜牧所处的晚唐,故能依旧矗立在烟雨中。莫衷一是的解读自有其可立脚的理由,千年后的今人自是不需要对这些做无谓的争论,权当它只是单纯的描写江南的春天美景。把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理解成,到处是南朝以来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理解成江南很多人信奉佛寺,很多香客在寺内祈福,寺庙香火旺也是繁华景象之一,说明很多人有闲有钱供奉神仙。
南北朝时期,文学家陆凯前往江南的朋友时,还是江南无所有,到晚唐诗人韦庄所在的年代,已经是“人人尽说江南好”,几百年时间,江南的地位华丽转变。现在的江南,在世人眼里,多以烟雨江南和古镇著称,吸引着国内外游客过来观光,更为关键的是,江南的经济地位一直位居国内榜首,这也是江南形成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所在。在清朝年间,康熙和乾隆两爷孙多次下江南,无非是江南的经济地位及税赋对国家的财政举足轻重,倘若皇帝只是劳民伤财般闲游江南,那帮朝廷大臣可不会同意。江南地区的经济成就,造就了今日江南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江南古镇的旅游广告频现,描写江南风景的书籍不胜枚举,将让更多的人知道江南的美,吸引游客感受江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在欣赏江南古镇风光时,尤其是在朦胧烟雨中,江南犹如一幅风景画,此时的人们常常会用“烟雨江南”的话术形容眼前的江南,而烟雨一词,想必与杜牧的“多少楼台烟雨中”有点瓜葛,毕竟这首传诵甚广的诗篇,是描绘江南的,而且在大众眼里,留下经典语句远比历史让人记忆深刻。杜甫诗句中的江南系今日的湖南长沙,现在的湖南应该很少冠以江南之名,毕竟他的潇湘之名更有文艺范,白居易和杜牧诗篇的江南无疑是正宗的江南,都是描写江南之美的佳作。曾经对江南有所向往,皆是因为习读了文人墨客关于江南的佳作,这都是别人眼中的江南盛景,从旅游广告中看到的江南,也是经过人家有色眼镜过滤的,真正体验江南之美,不如自身亲临其境,未经历过杜牧在江南的风流,想必感受不到春风十里之美。
穿成老妇后,收获养成系权臣 满门恋爱脑,唯我一心飞升 逆天武神,你管这叫寒门子弟? 一念关山:强取豪夺小侯爷 直播算命我在真假千金文里杀疯了 关于我穿越到同名女主身上这件事 末世天灾,囤货百亿全员当恶人 炮灰师姐怎么了?照样逼疯女主! 吾凰万岁 小师妹发疯后,师兄人设全崩了 炮灰觉醒意识后,哥哥们后悔了 临界点 听见海棠花开的声音 武神风暴 被渣男欺骗的我反手捣毁tk集团 天选救世主,我在怪谈里躺赢 前妻难哄,沈总求娶请排队 我的师兄们有病但很强 擎天霸王诀 神女重生,靠摆烂成了三界顶流
关于穿到荒年继母彪悍的一塌糊涂种田爽文系统灾荒发家柳瑛瑛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桃源村28岁的农妇,还是老朱家的填房!人家喜当爹,她是喜当娘,秀才丈夫进京赶考途中遇难,留下三个娃给她养。娘家是吸血鬼,婆家是中山狼,村里的光棍对她虎视眈眈,几个腻子又不省心,偏偏还恰逢荒年。哎!这日子没法过了!好在有商城系统在手,且看她如何反转这衰到极致的人生!...
每天零点更新,让我们一起愉快地吃瓜吧!作为小破站的神剪刀手,某福特的产粮大户,桑缈缈热衷拉郎配,真情实感地嗑每一对CP,直到她穿成了勾心斗角波诡云谲的后宫中活不过前三集的小炮灰桑美人,还附赠了一枚干啥啥不行,废话第一名的系统。桑缈缈还有这等好事呢!于是,躺平的桑缈缈惊坐了起来,带着系统过起了一边吃吃瓜看看戏,一边为绝美爱情落泪的神仙日子。但是她不知道,自己每次乱嗑CP的心声被笨蛋系统给公放了!魔蝎小说...
带着两千名各领域科学家的记忆,陈皓重生在2000年高考当天。高考缺考总分180?破解数学领域十大猜想,排名前十高校疯狂抢人!开局老爸破产要跳楼?构建XP系统敲诈微软1亿美金!这一世,绝不让任何遗憾发生。这一世。他要用专利堵死对手,彻底斩断西方科技树,让华夏站在世界之巅!...
简介甜宠双处咸鱼女主糙汉男主现代社畜的冯橖因为工作太卷而意外穿越到了小说里的七零年代。厌倦了勾心斗角,为钱拼命的日子的她决心抱住未婚夫贺南章的粗大腿,好从此过生躺平摆烂的人生。毕竟这位未婚夫不久后将会成为书中最强大佬。谁知大佬不开窍,一心想跟她解除婚约。从此冯橖的人生信条又多了一样,那就是扑倒贺南章,让他乖乖给自己当靠山。贺南章反对包办婚姻,从你我做起!冯橖有人包办还不好吗?再说了违背妇女意愿是犯法的,我就要嫁给你!贺南章说的什么胡话!多年后贺南章你不是说要给嫁给我吗?冯橖我说胡话的!贺南章直接把人扛到婚礼现场我当真了!...
山东六国如何?反秦联盟如何?北地霸主如何?西域之王如何?纵使这天下皆逆,乾坤倒转,本公子依然可以只手擎天,挽天倾于即倒!...
关于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人一心只能一用,但韩阳能一心万用,亿用!因为韩阳脑袋里有一枚CPU,还是可升级的。CPU越先进,算力越高,韩阳的能力便越强。他一人便可以操纵十亿台机器人开发一颗星球,一人就能建造出庞大的工业体系,一人就能生产十万艘星际战舰并展开浩大的宇宙战争。韩阳一人,就是一个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