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水稻演变的历史(第1页)

2014年10月10日,经农业部组织专家验收,湖南省溆浦县第四期“超级杂交稻示范片”亩产超过1000公斤,创造了1026.70公斤的新纪录。

毫无悬念的是,这个记录仍然是由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先生所带团队创造出来的。

从1964年起,袁隆平就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到了1975年,他研究出来的新品种就已经在全国推广,并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成果:此后十年内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超亿吨,每年增产的大米可以多养活6000万人。

就在上个世纪,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提出过一个疑问:“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他的意思是说,凭着当时的粮食产量,完全无法养活基数庞大并且还在继续增多的中国人口。但是他没有考虑到农业科技的飞跃发展——仅仅依靠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我国每年增产的大米已经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21世纪到来了,中国不但没有变成缺粮大国,还成了举足轻重的粮食援助国。

截至今天,普通水稻每亩产量已经超过400公斤,而超级杂交稻的亩产则超过1000公斤,这组数据放到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记得在我小时候,大约30年前,我们家种着15亩地,其中4亩是水田,每年两熟,种一季稻子,再种一季小麦。我爸我妈辛勤劳作,是全村公认的种田能手,稻子亩产最高才200公斤,小麦亩产最高才300公斤。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家的小麦亩产增加了将近一倍,普通年景也能收获500多公斤,而稻子产量则增加到原来的三倍多,亩产能达到700公斤。

再往前追溯,在我出生之前,上个世纪60年代“大锅饭”时期,粮食产量因人为因素的影响,极不稳定。我听村里的老年人讲过,有一阵子,政府经推广旱稻,一些外行要求“密植”,让老百姓把50公斤稻谷全撒进一亩地里,不育苗不插秧,就像种谷子(即小米)一样撒播,结果长出来的禾苗瘦小枯干,比狗尾巴草都矮。亩产是多少呢?只有50公斤!播种50公斤,收获50公斤,力气白白浪费,肥料白白浪费,到头来什么都没有。

根据最新考古成果,亩产50公斤应该是原始社会的水准。2012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金华市浦江县一万年前的“上山文化遗址”进行了探测,根据出土的生产工具和稻田遗迹来估算稻谷产量,结论是每亩稻田一年可以收获55公斤稻谷。一万年前亩产就已经达到55公斤,“大锅饭”时期的亩产居然只有50公斤,这已经不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了,而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万年前”。

当然,仅凭考古发现来推测原始社会的稻谷产量,其推测结果并不一定准确。现在我们可以看看历史上有文字可查的亩产数据。

《管子·轻重甲》记载了春秋时代的稻谷产量:“终岁耕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锺。”一户人家一年耕种100亩地,总收成不超过20锺。春秋战国的亩很小,三亩半相当于现在一亩,管子说的百亩实际上只有30亩。“锺”是容量单位,可容130升,能装稻谷80公斤,20锺即1600公斤。30亩耕地总共产出1600公斤,平均亩产53公斤。这个产量很可能代表了春秋时期的最高水平。

《汉书·食货志》引用战国李悝的原话:“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亩)岁收一石半。”五六个劳动力耕种100亩地,平均亩产1.5石。“石”也是容量单位,春秋战国一石约容20升,装稻12公斤,1.5石即18公斤。前面说过,战国亩小,三亩半才等于一市亩,一亩能产18公斤,三亩半能产多少?63公斤。所以把李悝的话翻译成现在的说法,即是五六个劳动力耕种30亩地,平均亩产可以达到63公斤。

嵇康《养生论》记载了魏晋时期的产量:“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一亩地如果能收10斛粮,那就属于高产了。魏晋的亩比春秋战国时期要大,大约一亩半等于现在一市亩。当时一亩收10斛,等于一市亩收15斛。当时15斛是多少呢?折合现在150升,能装稻90公斤。也就是说,魏晋时期的高产田可以做到亩产90公斤。

最近,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闵宗殿先生发表论文《宋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亩产量的探讨》,推算出了唐、宋、明、清四个朝代太湖流域的平均亩产:

唐朝亩产138公斤;

宋朝亩产225公斤;

明朝亩产333公斤;

清朝亩产278公斤。

清朝的亩产怎么会比明朝还要低呢?主要是引用的文献还不够全面。事实上清朝出现过稻谷产量的飞跃,康熙五十四年,曹雪芹家的亲戚、苏州织造李煦在苏州试种双季稻,前后种了六年,平均亩产810斤,其中最丰收的年份竟然达到了915斤的亩产。清朝的亩已经跟今天差不多,清朝的斤略大于现在的市斤,如果折合成公斤,亩产915斤相当于亩产470公斤,这个产量绝对是古代中国的最高纪录。

从春秋战国的亩产几十公斤,到唐朝的亩产上百公斤,再到明清两朝的亩产几百公斤,直到今天的超级杂交稻亩产上千公斤,说明稻子的产量越来越高,也说明中国人民对稻子的驯化工作越做越好。

稻子原本是野生的,正是有了人类长达一万多年的不断驯化,它才从不适合栽种的野生稻演变成适合栽种的人工稻,再从产量很低的普通稻演变成产量很高的杂交稻。

野生稻的驯化是从哪里开始起步的呢?

1926年,苏联科学家瓦维洛夫提出了八大起源说,他认为中国、印度、马来、中亚、地中海、埃塞俄比亚、中美洲和南美洲这八个地方都是稻谷驯化的发源地。

2003年,民族自信心爆棚的韩国人类学家声称稻谷的最初驯化是在韩国,并宣布他们在韩国找到了一万五千年以前的稻谷种植遗迹。

2011年,纽约大学、普渡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联合研究成果证明了一个更受国际学界认可的观点:野生稻谷驯化的起点位于中国,华南地区才是人工种植稻子的发源地。

从野生稻到人工稻,具体过程无从查考,但是一定充满了艰辛,因为野生稻跟人工稻的区别实在太大了。原始野生稻就像一大丛杂草,有一年生的,也有多年生的,不管一年生还是多年生,它们的种子都非常细小,产量极低,一旦成熟了以后,很快就会从植株上自动脱落,还没等你来得及收割,它已经掉到泥土里去了。

野生稻一经驯化,很快就受到了热烈欢迎。关于新石器时代的稻谷遗存考古表明,在河南洛阳、陕西华县、山东栖霞、山西晋城等地,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种植水稻。《战国策·周策》也记载:“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民皆种麦。”战国时代的周朝已经变成一个小国,主要位于现在河南洛阳。洛阳的东部该种稻子了,西部农民却拦住黄河水不放,东部老百姓没法灌溉稻田,只好改种小麦。现在河南洛阳并是水稻产区,陕西和山西也不是水稻产区,为什么早在原始社会和战国时期却能大面积种植水稻呢?这是因为当时整个北方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正适合种植水稻。

可是当时的种植技术非常落后。

商朝和周朝都种稻,当时没有旱稻,只有水稻。种植水稻需要整齐的沟渠,需要平整、松软、肥沃并且湿润的地块,而商周时代缺乏铁器,挖沟修渠和平土翻地的人力成本太高。为此商周人民发明了“蹄耕”:将捕获的麋鹿圈在田里,经过麋鹿的践踏,田地变得平整,同时枯枝和鹿粪都被踩进土里,田地也变得肥沃,然后引水入田,撒播稻种。据后人考证,麋鹿的麋字之所以带一“米”字底,极有可能跟上述种植方式有关。

先民种稻,刚开始都是撒播,大概要等到汉朝才出现育苗和插秧的种植技术。四川新津县出土过一块陶制的水田模型(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模型上有个农夫正坐在秧马上插秧,反映的正是东汉人民种植水稻的场景。

――――360doc个人图书馆

作者:几米阳光i6i3f8玫瑰小说网已改网址,玫瑰小说网已改网址,玫瑰小说网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手机.版网址

重生西游之逆天系统  原来我是豪门苏文炮灰  怎么可以吃鱼鱼?  雪动  林下漏月光gl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君逍遥的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食人魔之人类世界历险记  娘子是朵黑莲花  神鬼之家  21世纪光耀大法师  深红的奇迹  填坑吧祭司大人  花镜  重华道主  睁开眼!你就是凶手  我是灾厄级怪异!  安全打工手册  荒狼  我装乖,你装纯  嫌我没用离家门?我纳妾你哭什么  

热门小说推荐
豪门替嫁:重生王牌大佬

豪门替嫁:重生王牌大佬

宇宙无敌级第一宠文打脸虐渣双强!自幼被父母抛弃,在乡下长大的宋婳,某天突然被豪门父母接回家中。父亲告诉她你跟你妹妹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她的前途无可限量,是翱翔九天的凤凰。自然不能嫁给一个残废!便宜你了!母亲警告道郁家家大业大,能代替你妹妹嫁过去,是你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别不知道好歹!郁廷之,闻名江城的天才。一场车祸之后,天才郁廷之不仅双腿残疾,才华消失,还是个连高中都没考上的废物。一个是乡下来的小村姑一个是人尽皆知的废物这样的两个人,倒也是绝配。一时间,人人都在等着看宋家大小姐的笑话。某日,众人眼中那个小村姑和废物,同时出现在大佬云集的酒会上。宋婳表示我是来端盘子做兼职的。后者不慌不忙好巧,我也是来做兼职的。于是,众人便目睹了两个大佬为了隐瞒身份,在酒会上端了一个晚上的盘子。婚礼当日,京城大佬云集。大佬一号三爷大婚,我等为三爷开道!大佬二号欢迎宋小姐回京!大佬三号大佬四号看着这些平日里在新闻专栏里才能看到的大佬,宋家人傻了,宋宝仪哭着说自己后悔了。...

大唐:超时空穿越,晋阳小公主

大唐:超时空穿越,晋阳小公主

关于大唐超时空穿越,晋阳小公主一扇神秘的抽屉,开启了晋阳小公主来到21世纪的穿越之旅。从此物资匮乏的大唐有了热水袋,电风扇,快乐水,西瓜,火龙果糖果,蛋糕,芭比娃娃,小汽车小公主看的眼花缭乱,都系窝哒。困扰长孙皇后多年的病症也得到了治愈。小公主小嚷君,窝要七又又。小公主窝要开小汽车,锅锅窝要夹娃娃。李世民小棉袄漏风了。李丽质叫姐夫!小公主姐夫系甚么,能七么...

婉春

婉春

关于婉春古言宅斗黑莲花扮猪吃虎外室之女姜婉初被嫡母接回府,众人都觉得她成了嫡母手心里的面团。想怎么磋磨,就怎么磋磨。无人知晓姜婉初以身入局,扮猪吃虎,搅合的姜府地动山摇,只为求得同胞姐姐惨死的真相。伪善又虚伪的嫡母,高傲但愚蠢的大姐,自私又浅薄的庶姐,还有躲在她们身后,心思深沉,同样扮猪吃虎的那个人。撕开她们的嘴脸,毁掉她们最引以为傲的资本。平日里瞧不起她的人统统跪地求她宽恕。姜婉初冷笑呵,现在知道后悔了?晚了!徐澜之笑眯眯的站在姜婉初身后,满眼宠溺。偏偏姜婉初一再拒绝,一躲再躲我想要的,你给不了我。然而他却是个厚脸皮的混不吝,缠身而上,堵的她无路可逃。见姜婉初脸色越来越红,他满目星辰,柔声低语不试试怎么知道?...

七零之女配觉醒后

七零之女配觉醒后

下一本七零之如花美眷求收藏!本文文案终于恢复了穿越前的记忆,沈林琪欲哭无泪,活了二十多年了,她才发现自己特么地只不过是个年代文里下场悲惨的女配,为了回城,为了狗屁的前男友,抛夫弃子,蹦哒着给男女主添堵,最后被男女主反杀,她真想给当时愚蠢的的自己一个耳刮子。痛定思痛,前男友靠边站,老娘不稀罕了,让他和女主相亲相爱去吧,养自家的萌娃不香吗?只不过当初她寻死觅活地离了婚,把孩子扔给了前夫,这孩子她该怎么要回来啊?还没有等她想明白,前夫带着孩子找来了,他有重要任务,需要出门一段时间,孩子没人照顾,希望交给孩子亲妈照顾一段时间。沈林琪点头如捣蒜,养萌娃,她很可以的,只是养着养着,便成了一家三口,不对,是一家四口,肚子里还有一个呢。此文案写于2021年06月22日晚,拍照留念!七零之如花美眷文案江珊珊是石岗村大队的一枝花,长得漂亮,家世又好,老爹是村大队的支书,妥妥的一把手,老娘是村里的裁缝,心灵手巧,一年的收入也是不菲,哥哥更是县里运输队的司机,收入更不用说了。于是家里人人都能挣钱,就江珊珊一个花钱的,按说这样的条件应该很好找对象才是,但是一直等到她十八岁了,还无人问津,谁让她身体太弱了呢,无论农村还是城里,娶媳妇儿又不是娶祖宗的,谁也不想娶个药罐子回家。而回家探亲的杨新洲,一见到那个娇弱的身影,便再也移不开眼睛,非她不娶,大家都在感叹十里八村的好后生就要绝后了的时候,哪里想到人家不到三年就抱了俩,跌破了一群人的眼睛,后来杨家的生活更是蒸蒸日上,大家才知道原来江家的那个药罐子才是最能耐的那个。江妈妈叉腰大笑傻眼了吧,我就说我的裁缝手艺是我闺女教的,你们还不信。江大哥也跟着起哄还有我,我能当司机,也是妹妹给出的主意。大家捶胸顿足,杨新洲得意地笑娶媳妇儿眼光我最强!一道温柔的女声响起新洲啊,该洗尿布了。杨新洲顿住,立马屁颠屁颠地拍拍屁股回家,作为男人,要想人前风光,就得人后折腰。魔蝎小说...

我在天边,去弑仙

我在天边,去弑仙

关于我在天边,去弑仙你以为的朋友可能是敌人,你以为的废物可能是强者!永远不要用利益考验人心,人之初,性本恶!司空寒人与仙之间的差距真的那么大吗?我不信!!!我要弑仙,在天之巅!...

穿越守活寡:六个儿子来养老

穿越守活寡:六个儿子来养老

关于穿越守活寡六个儿子来养老好消息桃花村的祸害蓝七言嫁人了。坏消息是寡妇。蓝七言刚穿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五花大绑的栓在了前去成亲的驴车上。这个家很穷,除了似倒非倒非几面墙,就是六个娃瘫痪婆婆,小偷来了都得留下二两泪。不过她不在乎,还能跑咋滴,撸起袖子加油干吧,当一切都向好发展时,那死了的丈夫突然回来了。既然这样她分分钟要跑路。于是半夜三更翻上篱笆院。大儿子,娘这是想去哪里?蓝七言今晚夜色不错,为娘登高赏月!第二笔她匍匐到了一个狗洞。二儿子娘这是想去哪里?蓝七言最近睡床睡够了,总想睡下狗窝。第三次蓝七言决定挖个地道。三儿子逮到娘这是打算去哪里?蓝七言为娘想拓宽下地窖。第四次她爬上了屋后的歪脖子树。四儿子娘想去哪里?蓝七言为娘摘果子你信不信?第五次从茅坑翻墙。五儿子娘去哪里啊?蓝七言站的高尿的远,为娘想试试。第六次她跳进了河。六儿子娘?蓝七言为娘逮鱼为你们补身子你信吗?玉子安夫人为何总想逃?蓝七言世界辣么大,我想去看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