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坦率地说,这次科举考试办得十分仓促,又是初次举办,其间闹出了很多笑话。在信都城,云集了上万前来应试的读书人。这些人的吃饭、住宿都成了难题。张涵这才发现,自己第一次举办科举,却疏忽了初试这一关,只得在信都先举行了初试,以筛选掉部分应试者。
在恩科之中,以秀才科最为尊贵,要求也高,必须兼通诸经方可。秀才就是茂才,东汉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方改为茂才的。秀才只取三名。其实,三名张涵都觉得多。那大儒卢植读书近三十年,方取中茂才。张涵当初取中茂才,自己也觉得勉强。考秀才的难度,可见一斑。
后来,果然不出所料,上万人中只取了两名秀才。一个是原丞相府东曹椽崔琰,郑玄的得意门生。另一个就是与华歆、管宁二人齐名的邴原――时人把三人比为一条龙,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邴原的才学可想而知。
邴原先前屡辟不就,不肯为张涵效力,那时竟主动前来应试――充分说明了传统士大夫对新政权的认可――张涵更是欢喜,很是体会了一把唐太宗那种“天下英才尽入吾囊中”的快乐。
月法就是法律科,考察士人对法令的了解程度,培养专门的人才,一共取了六名。明法科的应试者,多是官吏――三名,也有部分来自法学园的学生――两名。只有一名来自民间,却也是律法世家出身的。
明算科旨在培养和选拔精通数学知识和计算技能的专门人才。因为张涵喜欢以数字说话,又规定所有官吏卸任时需要经过审计,所以,对会计的需求非常大。所招收的十二名人员多是财会人员。考试的时候,就见考场里人手一把算盘,手指翻飞把算盘珠子打的霹雳啪啦响。考官忍不住心中大恨,暗道“有辱斯文”云云,面色惨不忍睹。时人知道结果后,也取笑说“这不是明算科,而是虞科!”
起来,中国的聪明人从来不曾少过。计帐方式发展很快,自张涵把帐目分为收支两栏后,迅速又被人分作四栏,依次“旧管、新收、开除、实在”。这四栏也就是后来会计帐目中的“期初余额、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余额”。这种计帐方法就是赫赫有名的,发于唐朝,兴于宋朝的“四柱清册法”。
明经考的也是《五经》,但考的是家法,要求也远不如秀才严格,能通一二经即可。不过,天下读书人学的就是这个,又以为容易考取,应试者却是最多的,竞争也很激烈。
进士科考的是诗赋,一般字写的不差,诗赋写地好。便可以了不过,进士科的地位不高,和明字科一样,都是为了选拔文秘人员。当然,文秘也是升官的捷径,这个古今如一。
营造科主要是选拔精通建筑、营造等技艺的人才。
在古代,工匠的地位比较低,连管理这些事务的技术官吏也被人看不起。张涵特意设置了营造科,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是,张涵拥有崇高的威望。很容易便说服了张涧、戏志才等人。这些元老重臣不加反对,其余大臣的反对,影响就不大了。张涵力争之后,又适时大幅削减了录取名额,减少到三名。大臣们也就给了张涵一个面子。过后想想,大臣们隐约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似乎张涵本就没想多取――坚持也好。削减也罢,都是为了讨价还价。不过,张涵后来发现,大臣们越来越难以骗倒了。
考取地三人,都是原将作大匠、今工部尚书岑涛的属下官吏。张涵多少有些失望。提高技术官员地位的目的。算是达成了,但招揽出色工匠的目的却失败了。在岑涛地提醒下。张涵才想起来,尽管他倾力普及教育。可时间尚短,识字地好工匠依然罕见。
于是。张涵诏令地方官吏选拔优秀工匠,连同其得意之作一起送往信都参加年中举办的皇家百工大赛,获胜者可以得到重奖及皇室认可的“能工巧匠”的称号。自然,张涵的不务正业,引起了大臣们地警惕。为了防微杜渐,大臣们引经据典劝谏张涵切莫玩物丧志。短短几天内,奏章如雪片般纷至沓来。张涵对待劝谏的大臣向来宽宏,即使是沽名钓誉者,也就是贬斥了事。大臣们没有了后顾之忧,也惯于时不时地上书言事。
张涵不得不在朝会中专门向大臣们解释:“我不是喜欢玩乐。而是为了交流技术,普及技术”。又以水车的倒子,来说明一项关键技术地发明和普及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张涵说地口干舌燥,还有大臣顽固不化……
这样的麻烦,有时候,张涵也很是恼怒。
可是,张涵知道,防民只口甚于防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没有人能包打天下,再聪明能干的人也难免会有所疏漏。大臣们说错一千遍,也没有什么,毕竟采纳与否,还是他自己做主。最怕大臣们明明看到了错误,却不愿,也不敢说出来……
到这里,忽然想起了“百花齐放”的事。不知道为何还会有人那么佩服本朝太祖?本朝太祖公开征求意见,要各界人士解放思想,帮助献计献策,结果,被人说到痛处之后,竟然倒打一耙,说是“引蛇出洞”,置国家和自己的的信誉于不顾,将提意见者全部打成了右派。后世证监会、时空管理局的行为,何止是小巫见大巫,简直是不值一提。这样无耻的事情,连那个厚着脸皮称自己是“十全老人”的家伙,都干不出来。难怪“人不要脸天下无敌”会为今人所推崇。哎,一个顶尖的政客、一流的军事家、二流的文学家、不入流的统治者,如此而已。后来,就是文化大革命了……不说了,言归正传。
所以,张涵待大臣们始终很宽容,虽然常常气的够呛,恨不能偷偷扎大臣们的草人,也不肯因此而重惩他们。不是张涵气度大,而是知道孤家寡人是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的,便只好忍了。
在古代,兵书不是谁都能看到的。一方面,书籍是贵重物品;另一方面,官府也严格限制兵书战策的传播。张涵当了皇帝,也觉得此事甚有必要。黄巾之乱中,若是张角精通兵法,恐怕如今还不知怎么呢!故而,武科考的是骑、射,并要具备一定的文字、算数基础。而且,还要求应试者身家清白,还必须有人举荐。
这一场考试下来,张涵是宁缺毋滥。秀才就录取了俩,明法六个,明算十二个,明经十二个,进士和明字各六个,营造的仨,家上武举六个,一共仅录取了五十三人。这五十三人却无一不是一时才俊。张涵高兴之下,便在宫中亲自设宴招待这些新进士,并在宴会结束后,使诸人插花披红,由鼓乐仪仗拥簇出皇宫正门,以二位秀才为首跨马游街,备伞盖仪一路送回会馆住所,以示荣耀。
那一日,看热闹的人挤满了街道两旁。新进士骑着高头大马,行到何处,何处便是喝彩声雷动。新进士们倍感荣耀,有种不饮自醉的感觉,人生得意至此,夫复何求!
况且,不仅民众都愿意看,达官贵人们也争相品评。不少新进士被他们相中,大登科后小登科,成就了一番好事。
这倒正应了那句老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手机问:httpp电脑访问:
一朝神寂,血染浮城 奇门相师 神医毒凤 斗罗:人在绝世,赝品神灵 我在巫师世界使用人生模拟器 我在惊悚世界当幕后玩家 玄门太子妃的宫斗日常 生物骇客 穿越系列之莫名奇梦成为小团宠 大明:刚成首富,朱元璋求我当皇帝 驯服 霍格沃茨:我真不想当巫师 分手热搜后,玄学大佬爆红娱乐圈 逆天双宝,满级娘亲被神兽爹地宠上天! 来自喵星的你 火影之宇智波的崛起 雪满楼 镇世神尊 趟烈 黎明赤辉
关于惊!流放前我搬空了皇帝私库一朝穿越,楚辞成了真假千金里的冤种真千金。灌药,替嫁,流放一条龙?不怕,不怕。空间在手,金银我有。亲人不做人,财产抵补偿。没毛病!皇帝眼太瞎,私库做抵押。哭去吧!所有人都以为老太傅年老体弱,流放之路又去无回。非也,非也。灵泉灵药,轮番补,太傅一家状如虎。岭南边城流寇海盗猖,精甲利器御敌强。瘴气横粮食少百姓苦,高产粮种美名扬。于是京城热闹了次日早朝,户部尚书老皇叔,老宗令通通站了出来,向皇上进言。皇上,太傅一家高风亮节,忠心耿耿,绝不可能叛国。请皇上重新调查大皇子一案,还太傅一家清白。准!表面沉稳自若的皇帝,心里却暗暗叫苦,金口玉言?他大概是史上被打脸最惨的皇帝了!...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当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来袭,陆为民该如何重掌这人生际遇?从毕业分配失意到自信人生的崛起,诡谲起伏的人生,沉浮跌宕的官场,一步一个脚印,抓住每一个机会,大道无形,行者无疆,漫漫官道,唯有胸怀天地,志存高远,方能直抵彼岸。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官道无疆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
关于相府嫡女惨死下堂重生后大杀四方他是权倾朝野的宦官,她是相府刚认回来的真千金,前世,她错信父兄成了假千金的踏脚石,为她扫清障碍,助她成了一人之下最尊贵的女人。最终却落得个死无全尸,曝尸荒野的下场。是他路过看不下去,赐了他一薄棺命人将她葬在他家祖坟边上。既入了他家祖坟那便是他的人。重生一回,他不再听信所谓的亲人,义无反顾扑向大反派的怀抱。任世人如何骂他残暴,她始终站在他的身边。谁敢骂他,她便扇谁,谁敢欺他,她便杀谁。一个世人骂作疯狗,一个却是真疯批。此心不为家国天下,只为他。...
...
关于穿越西游之疯狂蚂蚁别人穿越,林一凡也穿越,还是穿越到西游。刚好看见孙悟空被压五行山。可是他现在就是个蚂蚁啊!总不能啃倒五行山吧!就这他还要担心自己随时可能被人踩死了。别人有系统,他也有个金手指。望着脑海中闪闪发光的金手指,怎么看都觉得这玩意不靠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