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章 李唐建国2血溅江都宫(第2页)

江南全民皆反,在这个紧急时刻,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临危受命。开皇十年(590年),在江南叛乱的情况下,晋王杨广出任扬州总管,主政江南。杨广不仅参与平叛,而且在平叛消弭之后,继续留在扬州总管的任上。这一待就是整整十年,一直到开皇二十年(600年),杨广当上太子。

并且,杨广的王妃萧氏,也就是后来的萧皇后,是西梁明帝萧岿的女儿,南梁昭明太子萧统的玄孙女。昭明太子萧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部著名的《昭明文选》。所以,萧皇后是一位知书达礼的江南女子。隋炀帝杨广在妻子的影响下,非常热衷于江南文化,精通江南的文风、诗风,还学会一口流利的吴侬软语。由杨广前去担任扬州总管,当然最合适不过。

杨广在江南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首先,杨广一改隋文帝的文化高压政策,主动推崇江南文化,亲近江南的儒家知识分子。

南陈博士潘徽知识渊博,是一位江南大儒。杨广特地将潘徽招揽到自己的幕府中,主持编撰《江都集礼》一书,手底下聚拢了一大批知名的江南文人。

除了推崇江南文化,笼络江南文人,杨广还非常推崇江南的佛教。江南是佛教兴旺的沃土,影响深远。

杨广自然不会小视佛教,他主动结交江南高僧智顗大师,邀请智顗大师,驾临江都。智顗大师是隋朝高僧,中国天台宗的开山鼻祖。杨广在自己的扬州总管府中,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千僧会,热烈欢迎智顗大师。

在这个热烈的千僧会上,杨广虔诚地拜智顗大师为师。智顗大师便收杨广为俗家弟子,赐法号“总持菩萨”,杨广也为老师智顗大师上尊号“智者大师”。师徒二人一直有着很深的交往,长期书信往来。

杨广推崇佛教,获得了江南佛教界的高度赞扬。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登基之初,第一次巡游江都的时候,依旧维持了与江南佛教界的渊源。即使他贵为皇帝,对于佛教仍然无比虔诚。

那个时候,隋炀帝当晋王时,自己捐钱营建的天台山寺院,已经落成了。根据《国清百录》的记载,当时,天台山的僧人们,希望隋炀帝将寺院的名字定为“国清寺”,他们是这样对隋炀帝说:

昔陈世有定光禅师,德行难测。迁神已后,智者梦见其灵云:“今欲造寺,未是其时。若三国为一家,有大力势人,当为禅师起寺,寺若成,国即清,必呼为国清寺。”

所以,隋炀帝对江南的感情非常深。因此,眼见如今天下大乱,隋炀帝便想到了自己曾经的龙兴之地——扬州,现在的江都。正好当时,隋炀帝做了一个梦,梦见两个小孩子唱着一首歌谣:

往亦死,去亦死。未若乘船渡江水。(《隋书·五行志》)

于是,隋炀帝便下定决心,在江南建都,他将国都选在了丹杨(位于江苏省南部)。有一次,朝会的时候,隋炀帝将自己建都江南的想法,告知群臣,让群臣讨论。马上,身为宰辅的内史侍郎虞世基,立即赞同皇帝建都江南的想法。

可是,右候卫大将军李才,却坚决表示反对,认为皇帝应该还是要返回长安。虞世基据理力争,李才便和虞世基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就在此时,门下录事李桐客也站了出来,表示反对建都江南:

江东卑湿,土地险狭,内奉万乘,外给三军,民不堪命,恐亦将散乱。(《资治通鉴》)

谁知,李桐客此话一出,立刻遭到了百官的群起而攻之。一些御史向隋炀帝弹劾李桐客,说李桐客诽谤朝政。随即,群臣纷纷支持隋炀帝,在江南建都:

江东之民望幸已久,陛下过江,抚而临之,此大禹之事也。

得到了群臣的“支持”,隋炀帝便开始着手筹划建都,派遣相关人员,前去营建丹杨宫,准备迁都丹杨。然而,正是隋炀帝迁都丹杨的举动,为江都兵变埋下了祸根,也为他招致杀身之祸。

隋炀帝想要在江南割据,可是有人却不想待在江南,谁呢?就是护卫隋炀帝三下江都的十万骁果禁卫军。

这十万骁果禁卫军,基本上都是关中人氏。三下江都,意味着他们背井离乡,很有可能再也无法重返故乡。如今,隋炀帝建都江南,对于十万骁果而言,岂不是要让他们客死他乡吗?因此,骁果军内部开始出现躁动。

当时,骁果军内部,出现了不少叛逃事件,纷纷密谋叛逃回乡。比如,有一个名叫窦贤的郎将,率领部下集体出逃。隋炀帝知道后,立即派人将窦贤抓了回来,当众处死。

他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禁止住骁果叛逃的现象。可是,隋炀帝发现,根本禁止不住,骁果还是成批成量地叛逃。到最后,隋炀帝索性就不管了,实行“鸵鸟政策”。

隋炀帝三下江都后,专门派了一个将领,负责管理骁果,虎贲郎将司马德戡。司马德戡看到骁果不断出逃,也牵动着他的心弦。他也是关中人氏,也十分想要回到家乡。

于是,司马德戡便与另外两位将领,虎贲郎将元礼、直阁裴虔通,密谋商议,司马德戡对元礼和裴虔通说道:

今骁果人人欲亡,我欲言之,恐先事受诛;不言,于后事发,亦不免族灭,奈何?又闻关内沦没,李孝常以华阴叛,上囚其二弟,欲杀之。我辈家属皆在西,能无此虑乎?

元礼、裴虔通听完司马德戡的话后,惊惧不已,连忙询问司马德戡,下一步该怎么办?司马德戡说道,如果骁果继续出逃,我们不如和他们一起出逃,重返关中故乡。最终三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出逃。

司马德戡、元礼、裴虔通三人,其实已经决定组团逃跑。既然决定逃跑,他们就各自发展下线,想要带着更多的人逃跑。果然,在这三人的鼓动之下,不少官员、将领都加入到了这个逃亡的队伍。比如,内侍舍人元敏、虎牙郎将赵行枢、鹰扬郎将孟秉等人,逃亡的队伍是越来越大。

这些人甚至最后都无所顾忌了,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商量起叛逃之事。所谓“隔墙有耳”,这些将领的叛逃计划,不小心被一个宫女给听到了。这个宫女立刻向萧皇后汇报,萧皇后于是让这个宫女向皇帝汇报吧。

不料,隋炀帝听后,勃然大怒,当即杀了那个宫女。这已经说明,隋炀帝此时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看到隋炀帝已经无可救药了,萧皇后长叹一口气,无奈地对所有人说了一句话:

天下事一朝至此,无可救者,何用言之!徒令帝忧耳!

我们不由得为隋炀帝感到悲哀。身为一代帝王,连与自己相伴多年的结发妻子,都如此冷漠,这难道不是莫大的悲哀吗?确切地说,这是隋炀帝的悲哀,也是整个大隋王朝最后的悲哀!

本来,这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禁军叛逃,可是,为什么后来却直接演变成了一场血雨腥风的军事政变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一个野心家的出现,将作少监宇文智及。宇文智及何许人也?他是隋炀帝的宠臣许国公宇文述的儿子。

宇文述出身关陇贵族集团,是隋炀帝当晋王时的藩邸旧臣,为隋炀帝入主东宫鞍前马后,立下了汗马功劳。隋炀帝非常喜欢宇文述,还把自己的女儿南阳公主,嫁给了宇文述的小儿子宇文士及,两人结成了儿女亲家。

而且,宇文述又是一个武将,三总管叛乱、平定南陈,还有隋炀帝时期讨伐吐谷浑、三征高句丽、镇压杨玄感叛乱,宇文述都参与其中。可以说,宇文述也是一个在战场上,一刀一枪立下功勋的战将。

隋炀帝为什么这么信任宇文述呢?当然不是因为宇文述的战功。最重要的是,在众多大臣中,宇文述是最听隋炀帝话的,对隋炀帝的话言听计从,甚至到了盲从的地步。即使是隋炀帝错误的话,宇文述也照听不误,绝不发表任何意见,根本没有原则。根据史书的记载,宇文述的性格是这样的:

多开修仙,挂机后废号成神了?  大周:本帅无敌,陛下为何造反?  LOL:老东西,爆金币吧!  放开那个女鬼  陌上花开,可归矣  惊,团宠妹妹是司少的木槿花  全民网游:开局觉醒sss级天赋!  我的长生路  斗罗:武魂殿团宠路子野惹她干嘛  大秦:始皇竟要培养我当女帝  我顶级魔尊,怎么会被美少女缠上  泰拉纪  我的武功竟然带特效!  贪愉  鸣人,做我儿子吧  我教人向善,系统却让我当反派?  虐文女主进入逃生游戏后  无限超市回年代  那姑娘风华正茂  恶毒女配她只想种田  

热门小说推荐
太子爷的白月光竟是我自己

太子爷的白月光竟是我自己

太子爷的白月光竟是我自己作者当朵自由的云完结  文案  白钰当替身,只要钱!  某天,新闻突然爆出太子爷虐待替身,不给饭吃还不准人踏出别墅一步,甚至是!!让替身模仿成白月光的样子!!!  某博突然在这个热度下面被顶起来的数十层高楼,清一色都是「只爱钱的替身」的回覆。  只爱钱的替身狗屁!营销号我劝你别太离谱!...

武破九荒

武破九荒

魔蝎小说...

消防英雄

消防英雄

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发生了里氏78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了自建国以来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滨海新区发生爆炸,830美国休斯顿发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国加州发生了巨大火灾不管是地震...

你是我的大女主

你是我的大女主

关于你是我的大女主警察叔叔,帮我查查这人有没有婚史?谢谢!他们的第一次约会地点是在警察局他们的每一次见面都是他的刻意安排他对她一见钟情她对他百般拒绝他们的精彩故事谁懂啊!!!...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