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章豫山书院(《》)
就在秦老认为他多半有几分才干,为着他这中入赘商贾之家的人穷志短的行为感到惋惜的时候,宁毅已经迎着清晨的日光进入豫山书院,为着一整个上午的时间陪一帮孩子学《论语》而开始做准备了。
豫山书院并没有开在一个叫豫山的地方,这是苏家私办的学堂,当然也会收稍有点关系的外人,但学堂并不算大,主要是过来学的人不多,而豫山,则是苏氏老家的一座山名。
豫山书院开在距离苏氏大宅不远的一条街道上,不是商铺密集的街道,因此环境还算清幽,灰瓦白墙的围起来,一小片竹林,请某个大儒书写的“豫山书院”的牌子挂起来,还是有几分书香氛围的。
书院目前一共四十九名学员,老师七名,其中包括书院的山长苏崇华,就比例而言师资力量可谓雄厚,苏崇华本身就是苏家人,早年中过举人,当过几年官,可惜无甚建树,甚至有传言说他犯过事,另外也有两位是高薪聘请的有过为官经验的老者。除了老师跟学生,此外还有厨娘、杂役之类的下人数名。
苏家对这书院是花了大功夫的,可惜或者是这些老师都不甚靠谱,或者是这帮学生恰巧都资质愚钝,书院一直没出什么成绩,之前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在发觉科举无望之后大抵都进入了苏家的商铺任职,因此这书院的性质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技术学院。若是家中真存了让孩子走科举当官这条路的,那么他们多半会让孩子在十二岁之前转去更好的学院。
宁毅在这里已经任教三天,苏崇华对他不错,并不会因为他是入赘身份而刁难他什么的,在社会上打拼许久都已经是成了精的人没必要做这种无聊的事情。考虑到宁毅其实没什么才学——大家都这样说——因此让他执教的是刚刚启蒙不久的十多个孩子,这群孩子一共十六名,年龄在六岁到十二岁之间,其中甚至还有两名梳着辫子的小姑娘,都是苏家的亲戚,让她们识些字。之前的老师教完孝经,开始教论语,宁毅每天固定教导他们一个上午,下午宽松一点,礼、乐、射、御、算学之类的,主要是算学,其余全看老师的心情和能力。
如果在更好更正规的学校,这些东西会更规范一些,也会更加细化,但豫山书院显然没这个条件。就宁毅来说,教授论语其实相当简单,他固然没办法将论语背一遍或是说出某一句大概在什么地方,但如果只要求会读以及做出简单解释,那就真是再容易不过的一件事情,任何一个受过高中教育的现代人花点时间或许都能给《论语》做一番似是而非的解释,当然,是用白话文。
尽管在古代,真正的大儒研究四书五经还是相当深刻的,要高深的就特别高深,或许一个名妓写的古文都能让现代教授汗颜。不过,大多数读书人没有机会接受太过高深的教育,他们或许看完论语之后连一本孟子都找不到,但教师的最低标准很简单,说白了,能教人识字就行,宁毅的前任就是这样的,他教一帮孩子摇头晃脑的读,兴之所至,会对文中的意思做一番最基本的讲解,没过一段时间,要求学生严格背诵或是默写一段,这就是考试,考不出来的,打手板。
事情很简单嘛!宁毅并不打算修改太多,前面一个时辰,他让一帮学生摇头晃脑地诵读论语——其实读书一直不停地读上两个小时让宁毅觉得很痛苦,不过反正这帮孩子都习惯了,接下来两个小时,宁毅用前半段开始讲解一篇的内容,然后旁征博引随口乱侃,说点故事,说点实事,也算是给这帮孩子放松一下。
这帮孩子很好教。虽然仅是区区三天的时间,宁毅已经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课堂上那股惟师惟上的感觉,眼下的这帮孩子毫无个性可言,不耍个性的孩子最可爱了,他们珍惜读书的机会,不调皮不中二,出点小事你把人孩子屁股打肿人家也觉得理所当然的,简直是老师的天堂,宁毅教得非常舒心,不过区区三天,每天讲点经义讲点故事这帮孩子就满足得不得了,而讲述这些东西,宁毅甚至都不用准备教案什么的,随性而走就行。
这天开始讲解论语中有关“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一段,从财富的获得方法讲到为商之道,中间夹杂一些“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之类的说法与解释。宁毅上辈子是干这个的,不论古文,如果单纯要抒发一段感慨,足以拿到现代大学里去给博士生讲课。但眼前是一群不足十二岁的孩子,随口提几句他便不再多说,只是例举几个小例子打趣一番,随后说到濮园诗会的六船连舫,再又说到赤壁之战,开始给一帮孩子说起赤壁的故事。
这年头有关三国的故事主要还是陈寿的《三国志》,宁毅没读过,讲的是三国演义的套路,现代又经过各种文艺作品的润色,趣味性与yy度十足,从曹操八十万大军南下到周瑜打黄盖,连环船,草船借箭,一帮平日里就没听过多少故事的孩子满脸都是红扑扑的,兴奋不已,不时发言:“先生、先生,接下来呢……”说到一半这帮孩子才安静下来,因为山长苏崇华正走到课室旁边,背负双手面无表情地站在那儿,但即便是这样,也改变不了一帮孩子脸上那兴奋的神情。
宁毅既然已经说起来了,自然不会为了这点小事而分心,继续一路说下去,待到接近中午时方才说完火烧连环船,苏崇华就一直在外面站着听,也难以说清楚他到底是个怎样的表情。宁毅说完故事,在宣纸上写下比较喜欢的一首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教课没有黑板,写起东西来很不方便,宁毅如今对教师事业有几分热爱之心,一边写一边想自己应该“发明”块白板什么的,拿炭笔写写也比沙盘好用,他写完之后一帮学生忙着抄在纸上。走出门外,苏崇华迎了上来,没什么表情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贤侄高才,对三国魏晋史竟有深入研究,方才那故事,想是取自陈寿的三国吧?”
若是秦老在这,说不得要把宁毅骂上几句,说他瞎掰胡诌,误人子弟之类的。实际上真正的三国志哪有这么精彩,譬如草船借箭一节,其实是孙权开了船出门转悠被箭射,船身的一边被射的箭太多,差点倾覆,于是孙权下令将船掉头,用另一边去承受箭矢,才让船身取得平衡扬长而去。宁毅只看过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什么的,苏崇华也没看过三国志,方才在后面将宁毅说的故事当说书来听的,听得过瘾,这时候过来赞他学识渊博,故事引人入胜。
不过,赞几句过后,却也旁敲侧击地提点一番,不要对这帮学生这般客气。如果宁毅此时已经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学究,对方大抵不会说这些,只不过他眼下看起来只是二十出头,嘴上没几根毛,便需得对这帮孩子严厉一点,方显师道威严,显然对于宁毅上《论语》课却讲三国是不满意的,特别是讲得这么生动,俨然茶楼说书。宁毅点头受教,谦卑恭敬,转过头只当没听过。
随后苏崇华邀他在书院吃午饭。一般来说,普通的小门小户每日都是吃两顿,有的两顿都吃不起,不过苏家家底雄厚,还是多加了一顿午餐的,只是不正规,有时候也用糕点代替。宁毅婉拒掉对方的邀请,一路回家换了衣服,随后拿给小婵,预备洗净之后送还秦老,掉河里的事情却没跟她说,免得她大惊小怪找一堆药给自己吃。宁毅在书院上课这几天,小婵已经不是随时都跟着他了,上午空出来处理其它事情。
到得下午,便又去秦淮河边下棋。其实秦老也是个怪人,宁毅以前就觉得他多半当过官,今天早上去到对方家里,就更加笃定这一认知,那家中许多风格摆设不可能是普通人能有的,再加上谈吐与眼界,这样的人,居然每天跑到河边摆棋摊,倒也真是奇怪。
今天过来的时候,早已有另一名老者在这里与秦老下棋了,老者姓康,与秦老年龄相仿,家境殷实,老太爷做派,出门穿得金碧辉煌,带两名小厮两名丫鬟开道,这家伙样子严厉,嘴巴也比较刻薄,不过棋力甚高。每次见到宁毅批评他的棋路“简直下流”、“毫无君子之风”、“岂可这般死缠烂打”、“小辈可恶”,一转头,便将这棋路吸收过来,稍稍修改之后与秦老大战,其实秦老段数比他更高,将一种新思路吸收之后改得毫无烟火气。
宁毅来到这里也见过不少人,普通人、没受过多少教育的孩子或是受过一些教育但仍旧思想僵化的人很多,要说迂腐也好敦厚也罢,眼界与思维方式的确没有现代人那般灵活,但是到得高层,却不比现代人差。例如秦老,口头不说什么,心里却是自然而然地在消化他觉得新奇的东西,思索其中的想法与原理,这姓康的老头则是满口礼义廉耻仁义道德,但真下起棋来仍是心狠手黑,万事不拘,当然,若非宁毅秦老这些人,或许也看不出他心狠的地方,他只是比秦老有差而已,比之普通人,仍旧是要高出许多的。
秦老与几名棋友最近时常研究宁毅的棋路,毕竟是突然看见这些新奇下法,还是有研究的价值的。宁毅对老人并没有多少谦让的想法,有时候不搭理康老的吹胡子瞪眼,有时候则与之说上几句:“你这老头说一套做一套,不是好人。”“这步棋你敢下下去,你下下去!下下去试试看!”平日里大抵没什么小辈敢跟这康老顶嘴的,两人在棋摊边小小的吵上一场,秦老在旁边笑上一阵,若是康老与之对局,他便说“立恒说得有道理啊”,若对手是宁毅,他便帮着一同声讨宁毅这手棋太不光明正大。
不过即便吵起来,彼此恶意倒是没什么的,康老最初的确是把宁毅当做无知小辈来训,随后便也明白过来这家伙的确是能作为对手的人,对方也是完全自然没把自己摆在小辈的位置上。不管怎么样,这康老过来之后总有一壶好茶带来,他让下人自己带了茶具、带茶叶、带水,丫鬟便在旁边茶摊的桌子上冲泡好。宁毅过去也不客气,自己拿了一杯,搬张凳子坐到棋盘边,片刻后喝一口茶:“喔,康老要输了。”
老头正在心中算棋,眉毛一挑:“你这嘴上没毛的小子知道什么输赢,喝老夫的茶还敢说这种话……哼,老夫已有妙招……”
他举起手要落子,宁毅轻咳一声,老人的手立刻停住,狐疑地看了几眼又收回来。宁毅又喝一口茶:“这杯茶就值这么多了……嗯,这什么茶?”
“孤陋寡闻的小子,真是暴殄天物,紫笋有听过么?”
秦老也在那边品茶,这时笑道:“顾渚紫笋,好茶,只是此时当街烹煮,却是有些可惜了,早知他今日带此茶过来,这盘棋是该回家去下的。”
那康老却不在意,这时候终于想好一着,伸手落下棋子:“茶,就是用来喝的,大家棋兴正浓,又是志同道合,于是一同将这茶喝下去,这才是最重要的。茶只是死物,为取悦你我而生,你我觉得它可堪入口,它才有价值,何惜之有。”
“康老这话说起来蛮有气概的,像个大人物。”
“什么大人物,老夫……”
“这位老夫,你输了。”
“呃……”
宁毅拍拍他的肩膀,笑着站了起来,这时候秦淮河边风景怡人,他端着茶杯走开,后方秦老已经笑着落子,康老道:“岂可如此……”
“哈哈,原看明公你今日带来好茶,我本欲蒙混几手,偷放一局,可是这番话气概凛然,君子相交,正该如此,老朽倒也不愿矫情了,哈哈哈哈……”
康老对于自己又带茶来又输棋明显不满,但横竖输了,认还是认的,将宁毅叫过来大家将这局棋做了一次复盘,随后还是康老与秦老下。期间秦老说起宁毅早晨为救人掉河里还被打了一耳光的趣事,宁毅免不了被康老幸灾乐祸地嘲讽一番,之后听这两个老人说起最近北边又被辽人进犯的事情。
秋末的阳光还算明媚,但下午秦淮河上刮起风来,这局棋下完,时间也已经不早,大家各自回家。
由于这天下午吹了半个下午的风,第二天早上起来,宁毅觉得脑袋有点昏昏沉沉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感冒了。
我的科技军团 软饭硬吃[重生] 重生一棵草 原崩铁:开局盘点30位人气角色 为了得到神明的宠爱[ABO] 小波吉亚小姐 我在狗血文里反虐四个渣攻 替身都死一千年了 陛下他持证发疯 这Alpha好爱老婆 和男友分手后他去当了天师 大清第一纳税大户 新欢旧爱 两界穿梭:有钱人轮到我来当了 热吻小甜莓 西游小妖无限进化系统 甜蜜娇妻:总裁大人晚上见 快穿撩心:霸道男神宠不停 隔壁世界怎么都是春和厨 刚到二次元的我是不是利益相关
关于你让我学会爱这是两个人生观不同的人相遇,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场景一欧阳晟我不会结婚,这辈子都不会,不管和谁都不会。林清瑄如果爱一个最好的承诺就是结婚,毕竟结婚就是能合法拥有这个人。场景二欧阳晟我要结婚,今天就结婚,媳妇太优秀,不把名分定下来,天天提心吊胆。必须结婚。林清瑄其实想想不结婚也不错,不结婚找别人只会被谴责,结婚后找别人犯法。场景三欧阳晟跪在媳妇面前,媳妇儿我错了,林清瑄哪里错了,欧阳晟那里都错了,...
++穿越到了三国时代,他成了落魄的汉室宗亲。他不会武艺,却会造纸奇术,他要用造纸来改变天下。然而,家中突发罹难,他被迫仓皇而逃,他的命运从此改变南下途中,巧遇造反失败而逃窜的甘宁,与之结伴而行。他收名臣名将,关羽诸葛亮鲁肃黄忠陆逊尽入其手,从而南击孙策,北拒曹操,终成霸业当然,也少不了诸多三国时...
吴远重生到木匠刚刚学成出师的八八年。上辈子只搭伙过了仨月的势利老婆,眼看着就要嫁进门。同样的火坑,吴远断不可能跳两次。他不可能搭上这来之不易的重生机会,去捂那颗本就不属于他的冰冷之心。有那功夫,他完全可以挑个更好的。支书家的漂亮闺女就不错。尽管他家徒四壁。尽管他孑然一身。但他有着三十多年的经验阅历以及技进乎道的木...
关于相府嫡女惨死下堂重生后大杀四方他是权倾朝野的宦官,她是相府刚认回来的真千金,前世,她错信父兄成了假千金的踏脚石,为她扫清障碍,助她成了一人之下最尊贵的女人。最终却落得个死无全尸,曝尸荒野的下场。是他路过看不下去,赐了他一薄棺命人将她葬在他家祖坟边上。既入了他家祖坟那便是他的人。重生一回,他不再听信所谓的亲人,义无反顾扑向大反派的怀抱。任世人如何骂他残暴,她始终站在他的身边。谁敢骂他,她便扇谁,谁敢欺他,她便杀谁。一个世人骂作疯狗,一个却是真疯批。此心不为家国天下,只为他。...
末日降临,丧尸遍地。郑循意外发现只有自己能免疫丧尸攻击。于是决定好好享受这份无期限末日假期,去完成属于自己的愿望清单。1买一个生日蛋糕。(顺便让恶女同学做棍选√)2秉持科学精神钻研丧尸奥秘。(需要身躯完好的丧尸可供探索,如果加上漂亮这一点就再好不过了√)3谈一场你情我愿的甜甜恋爱。(如果表白不接受,就算变成漂亮女丧尸什么的也绝对不能放过√)4亲自动手尝试做美味佳肴。(中餐的话肯定不能少了白面馒头,西餐绝对不能少了松软面包。√)5拥有八块腹肌人鱼线。(尽情开始自律,挥洒汗水吧。√)6戴着头盔骑着心爱的小摩托逛大街。(随机找小姐姐,开展社恐训练。√)本书又名末日枭雄丧版给她爱半岛贴合消逝的圣光僵男style...
郑毅从蓝星穿越到修仙世界,却碌碌无为,躺着在修仙界底层成为散修一枚。偶尔穿越到末日世界,血月横空,丧尸横行,厉鬼丛生这里简直是魔修的天堂。杀丧尸,炼厉鬼,噬幽魂,啖尸丹,修为蹭蹭的往上涨,不但没有天谴,修炼度还贼拉快,你说这上哪说理去?郑毅只能大喊一声,这不科学。然后转身回到修仙界,卖掉仙城居住权,连夜投奔魔域去了。摄魂宗,养尸宗,天魔教,噬魂道魔道宗门,我来了。郑毅大吼着,兴奋的投入到恶名昭彰的诸多魔宗怀抱。摄魂幡,引魂阵,黑煞功,养尸功郑毅热烈的投入到研究魔道法门的热情之中去了。别人修炼魔功,不是被正道拍死,就是被天谴,五雷轰死。而我是郑毅,正义的郑,正义的毅。代天行道,修炼魔功,功德无量。当有一日,郑毅布置下三十三万摄魂幡,号令百万恶鬼,操纵十万天尸,魔气滔天,围攻正道圣地的时候。无论是正道大能还是魔道大佬们都麻了。他们一起高呼出声,道你这魔头,为何没被老天爷劈死?这不科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