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东北大老李原创:东北农村旧事琐忆
转眼已是五十大几的人了,夏日,三五知已,河边撸串小聚,酒至半酣,不免回忆起往昔的旧事来了。
说起来,我们都是七零后的头儿,而且都是从农村通过考学来的城里,要说那个时候的农村,值得回忆的还真是不少。
(一)家家孩子多:
1、家家孩子多
那时候,在村里,你家要是哥姐弟妹没有三四个,你都会觉得有点不正常,至于说赶上凿死枊子的父母,为了儿女品种齐全,生七八个也是常有的事,虽说那时有计划生育,妇女队长更是白天管,黑天抓,可就是挡不住那一代人的空前高涨的生育热情,旧时有个小品叫《超生游击队》,虽然说夸张了点,但那也是实情。
孩子多的表层原因,似乎也不难理解,老理说,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干活,在农村,活多苦累,两口子干活,多几个人手帮衬总会轻快些。
至于说深层次原因,也能说出几条来:
一个原因是那时的业余生活实在是有些单调,尤其是到了冬天,月黑风高,长夜漫漫,没有电,点灯还费油,于是,百无聊赖的两口子,闲着也是闲着,就摸瞎乎研究起生孩子来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成本低,过去一个劳动力能养全家,只要不走极端的尖懒馋猾,家家过得都差不多,一羊是赶,俩羊是放,多生个孩子即使生活条件差点儿,也没啥,再说了,差又能差到哪去呢,按那时老丈母娘待姑爷的话来说,无非就是在做饭时,锅里多加一瓢水的事儿,当然了,只要吃的解决了,那穿的用的就更不用愁了,一套衣服裤子加上鞋脚袜子,大的穿完传老二,老二穿完传老三,如此这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至于说孩子们乐不乐意那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再说了,小屁孩子,哪那么多说道啊,只要穿出去不露屁股就行了,至于补丁摞补丁象万国旗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年头儿,谁家孩子不都是这样吗?
再一个原因就是攀比心理,南北二屯,东西院隔墙住着,你家仨丫儿四小儿,我家差啥,咱都过的差不多,一天三顿烟囱冒烟,赶上过年过节也能吃顿饺子,你家生,我家凭啥不生,再说了,广种薄收,万一哪块云彩有雨,将来几个孩子出一个能耐的,咱老两口后半辈就吃穿不愁啦;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有人带,这当然不是双方父母,因为那时候女人结婚早,生孩子也早,所以姑娘、娘家妈、儿媳妇、老婆婆同时坐月子也是常有的事,于是约定俗成,自己的孩子自己带,全都内部解决,于是哥带弟,姐带妹,一个管一个,打打闹闹,哭哭咧咧,唧唧咯咯,一道下来,有苗不愁长,不知不觉间,那些大鼻涕经常过黄河的孩崽子们也就都长大了。
关于姑娘、娘家妈、儿媳妇、老婆婆一起生孩子的事,还对应着一句老话——老嫂(姐)比母,老一辈奶水不足,同期坐月子儿媳妇和姑娘顺理成章,也会帮着喂养和自己孩子同龄的小叔(姑)子和弟(妹)弟(妹),至于后来上学时,大侄子骑着小老叔打,大外甥帮小老姨打抱不平,再等到长大成人,年长的大侄子给年轻的小老叔磕头,老嫂子跟小叔子开玩笑说是吃她奶长大的,这些现在看来挺滑稽的事也就见怪不怪啦。
2、人过留名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对于大人们来说,即使孩子再多,起个名也不是啥大问题,这不用麻烦算命先生动用五行八卦,只需借助早年扫盲班的那点文化就能解决了。
给孩子取大名(也叫大号),是上户口本用的,男取国、军、刚、强、玉、富、发、财、喜、德……,女取芝、莲、琴、萍、芬、丽、杰、凤、珍、玲、华、红……,至于小名,那就更随意了,男女分开,按照大小排行,再以大、二、三、四、五、……老(小)开头,男孩子接“小儿”,女孩子接“丫儿”是那时的标配,当然了,家家都这么叫,外人也不好区分,这时就会在前加个姓,如张二丫,李三小,如果还分不开,那就把他爹妈的小名也加上,如:二老歪家老小,小老陈家四丫……
起小名这事,也并非一成不变,受小名低贱好养活的观念影响,那时村里也会有几个叫大秃子、小埋汰、二狗子,三驴子,老憨儿、不喜见儿、花子(头)、拴住……,除此之外,还有些寄托父母改变品种期望的,比如老岔,盼弟,截住……这些听起来喜感十足的小名儿。
大名伴随终身,小名一般喊到成年,成年后,除了大名,又有了另一种小名,如排行老二,大名叫英,就不再叫二丫儿了,而是改叫二英或二英子,如此一来,那些三小儿四丫儿就又变成了大华、二强、三喜、小兰子、老德子……
跟名有关的还有外号,这多半出自外人,不管当事人是否愿意,给了,就得接着,比如说:大划啦,二癞子,三慌子,十不闲,X快腿……,大多富于调侃之意,至于带有身体特征的,如拐子、罗锅、瘸子、傻子、瞎子等就多少有些贬损之意了,这些外号一般都是回避当事人的,如果当面叫了,即使不招追打,也会被翻一个大大的白眼儿,更有甚者,碰上茬子,会直接被问候祖宗十八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二)人情礼往
1、人情:
那时候,家家虽说不是很富裕,但凡亲戚里道,还是经常走动的,由于通信不方便,没有电话,写信还得花钱买邮票,所以大家都特别注重见面,当然了,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相思之苦,结亲通常都是很近的,同村里的罗圈钱亲家更是不少,大家同处一村,几乎都是沾亲挂拐的关系,正所谓七大姑八大姨,烂眼边子二舅母,甚至出现类似三小叔姨丈母娘的表外甥女婿这种复杂的关系,你都要区分出称呼啥。
各种亲戚低头不见抬头见,小孩子一出门,那嘴得甜点儿,叔叔大爷三姑六舅母的叫着,要是见人就躲,嘴还跟不上趟儿,就得让人笑话。
亲戚多,住的还是一侉子远的距离,大家也就经常有机会聚一聚,至于说由头儿也多的是,逢年过节,家里请客(且),过年杀猪,盖房搭屋,婚丧嫁娶,上寿回礼,都要聚,除了仪式多,环节也多,比如说男女订亲,就有串小门,串大门,换小盅,换大盅、求礼、下礼之说。
由于亲戚大都在跟前儿住着,而且人口也多,各种大事小情常常是你家唱罢我登场,总能保持个热络劲,按过去的话来说,亲人之间见面,那是真近边儿啊。
2、礼往:
那时的礼,除了东西院,天天空手串门之外,要是远道串门或者赶上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好点的,无非凑个四盒礼,最大的礼也就是双四盒礼,除此之外,手里有现钱的,扔个块八毛,两块三块,真要是五八十块,那就算是大礼了,如果钱不凑手,那就家里有啥拿啥了,什么鸡蛋小米,豆包挂面,猪肉粉条,蘑菇蒜辫,只要手不空着,也没人挑理,正所谓:“来都来了,实在亲戚,还拿啥东西呀。”
(三)生老病死
1、生:
生,那时女人生孩子都是请老娘婆,后来是赤脚大夫,通常是上门服务,女人也皮实,即使后期挺个大肚子,除非马上生了,家务农活也是照做不误,真要生了,男人便一路小跑请来老娘婆,也许蹲在门口抽袋烟的功夫,快腾的老娘们儿也就完事了,屋里生丫儿,即说小喜,生小儿,则报大喜,随之男人或笑或哭地表情也就表现出来了。
当然了,生孩子也有不顺利的,正所谓“男怕车前马后,女怕产前产后”,在那个医疗水平落后的年代,生时的难产,生后的四六风都是女人和孩子们的鬼门关,但凡有生时要了亲妈命的,也便是命硬的人了,家人也会给起他们起些“过儿”、“无喜儿”、“结实儿”……等比较特别的小名,老人言,最苦不过孩子没娘,从小没妈的孩子,一想,就让人心疼的不行。
镜子.. 傲后 创世纪.. 古代历史事件 成为大娱乐家从被网暴开始 贵族学院路人甲也配谈恋爱吗 当恐龙遇上蚂蚁 最强天赋树 澜沧星 神降契约师 问鼎6:壮志凌云 客落云间 「咒回」我才是最强nph 赵惠文王传 问鼎7:山外青山 全能千金被大佬宠娇了 悲悲喜喜写春秋 玄幻:风月刀 第九个台阶 镇国万岁爷
被家族驱逐,却意外获得奇遇,五年出生入死,荣耀归来,报恩也报仇!...
关于乱世武道从偷看邻家姐姐开始大乾武国,这个世界暴雨,雷电,酷暑,民不聊生,也有帮派,世家,宗门,诸侯割据,笼络天下资源。许华穿越过来,成为了一名底层矿工,吃不饱,穿不暖,日子比狗都过得艰难。就在某天晚上,自己邻家姐姐正在沐浴,他就偷看了一眼,结果一脚摔倒在地。等许华醒来过后,发现自己获得一键升级系统。一门武学别人苦修三年,他只需一秒升级。别人修炼一门武学,他则是能身兼百门。...
关于抄家流放,医妃搬空侯府手撕渣爹穿书就替嫁要流放,还是在大婚当天?花从筠穿成了侯府的真千金,但是侯府上下全部都疼爱假千金花千柔,甚至还让她去替嫁战王去做炮灰背景板!后期直接在流放路上挂了?流放之路吃不饱穿不暖,还容易被霸凌?花从筠笑了笑表示要淡定。空间在手,要啥没有!血洗侯府,渣爹的小金库?拿走拿走统统拿走!搬空粮仓,城里的各大粮仓都被她席卷一空,且留下了丰厚的银票。皇宫偷袭,渣爹贪污受贿的账本就放在圣旨旁,并留言,请皇上明鉴。流放路上,花从筠看着渣爹一家,露出奸诈的牙齿,爹爹,以后的日子我们就看谁过得滋润吧流放路上遭遇暗杀,好,来一个我宰一个!假千金柔弱不能自理,好好好,那就真的不能自理吧!至于她的战王夫君?随便吧,只要别惹我就行。战王柔声哄道,你要阴便只能阴我,离其他男子远点。...
吴东绑定异类养成系统后,开始了养成妖兽之旅叮!你养成了小白蛇!获得神龙之力!叮!你养成了一颗灵珠!获得贴保姆一枚!叮!你养成了变形金刚娘!你想...
...
关于捡漏全球珍宝,从美利坚开始重生美利坚二手商店老板的许沐,意外觉醒能看透物品信息的鉴定眼无敌防御储物空间变换外貌等等的异能。仓库盲盒拍卖跳蚤市场房产拍卖失落的玛雅文明中东宗教宝藏德国纳粹宝藏无数蒙尘的宝贝,被许沐从垃圾堆中找回。从此以后,美利坚的纽约城区多出了一家令全世界富豪收藏家趋之若鹜的二手商品交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