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施惠等人正奉迎着司马炎的好心情,忽有内侍来报,又有两个匈奴部落来归附,各帅部落人口十余万人,等候降旨如何安置。司马炎听了愈加高兴,便问在场的大臣们,这些降胡该怎样安置。
胡人逐渐迁居内地,自汉末开始,由来已久。而关于此事的利弊,朝中历来也存在较大争论。所以,皇上虽有问,但大家都不敢擅自发声。
司马炎见这些老臣都不说话,便问舒晏和施比玉道:“你们二人认为,这些匈奴人该如何安置啊?”
舒晏位居尚书郎,深知胡人虽然迁居内地多年,但是他们生性强犷,不服管教,最爱制造事端。再加上当地郡县官吏常有欺压,这些年来,戎狄反叛、杀害官民的事屡有发生。
现在朝中对此持有两种立场:一种立场认为,胡人性气贪婪,凶悍不仁,他们风俗习惯、衣食言语都与华不同,所以必须趁着现在平吴之后朝廷的赫赫余威,将所有现居于边境各州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胡人全部迁出内地,发给他们粮饷,让他们回到他们的故土去。另一种立场认为,华胡杂居没什么不好啊。他们也有自己的道理:汉末以后华夏大地长期战乱,百姓因兵乱被杀的、流亡的、迁居的,华夏大地十室九空。晋朝统一之初,统计在册的华人人口已经锐减至汉朝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人口急剧减少,税收、兵役、经济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不光不能将胡人赶出内地,而且还要继续招纳胡人进入内地来。当然,这两种观点都属极端。
舒晏其实早就为此事忧心了,只是他的官职太低,朝廷大事根本就轮不上他说话。今天可是个好机会,他综合了一下两种观点的利弊,回道:“陛下,微臣认为绝不能再收留这些胡人了。”
“为何?”司马炎垂眸问道。
舒晏道:“古人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胡人虽然对于戍边,为我大晋有过功,如今又与我晋民杂居多年,但是他们终究顽劣异常,难以同化。而且自他们迁居之后,族类繁衍异常迅速,人口数已经跟当地华人不相上下。这些胡人在自身弱小的时候就臣服中原,在自身强大的时候就侵犯中原,自古以来,往往如此,反复无常。尤其是匈奴,在诸州已有人口数十万,他们又天然骁勇,弓马便利,战力倍于氐羌,不可不防啊。”
虽然有悖于自己的主张,但司马炎宇量宽厚,并不生气,仍面带笑容道:“这个不必担心,前朝曾经预料到这一点,唯恐匈奴太强,所以将匈奴分成三部,以后又将三部变为五部,如今他们各自为政,就算再强大,也不足为虑了。”
舒晏道:“虽然匈奴五部各自为政,但是他们终是一族,如果万一不幸,晋室式微,匈奴出一人雄,振臂一呼,五部必然群起而响应。”
对于华胡问题,舒晏和小默曾经有过一次争执。小默知道,在民族大义面前,男人的立场往往会坚于女人,舒晏尤甚,自己则是另类。在舒晏的一番言谈中,虽然有重华轻胡的倾向,但是站在忧国忧民的角度来说,完全毋庸置疑。而且舒大哥所说的匈奴之潜在隐患,是确实存在的。虽然同为胡人,但是论人口、弓马,自己的羌族跟匈奴无法相提并论。羌人虽然也存在反复无常,但华羌历史渊源颇深,绝不会单独对华人构成威胁,而匈奴若是强盛起来,仅凭他们一族完全可以灭了大半个华夏。
想到这里,她看着舒晏,不带任何情感地问:“你的意思是,将胡人全部迁回原故土去?”
“当然不能。《论语》云:既来之,则安之。以前已经归附的胡人,就应该想办法好好地安置,一视同仁。绝不能再大张旗鼓地将他们迁回原籍去,让他们居无定所,有德之君绝不能那样做。因为那样,势必会令胡人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立时会引起民愤,激起胡人大范围反抗。我的意思是,以前的不驱赶,以后的也不接纳,决不可再招纳新的胡人了。现在西北各州,胡华人口已然相差不多,而如果再继续接纳,势必会造成严重危机。尤其是像本次这样的,两个部落动辄二十多万匈奴人,加上以前接纳的其他匈奴部落,势必形成人口优势,一旦有些异动,不但西北诸州郡岌岌可危,尤为严峻的是匈奴聚集地距离洛阳仅仅数百里之遥,若没有有效抵抗,不出数日就可危及京师!”舒晏此言不带任何偏见,不带任何情感。
司马炎听了舒晏的话,也觉得很有道理,但是他又不愿放弃这些来归附的部落。于是便问一直没说话的施比玉:“你有什么看法?”
比玉平日除了享乐,就是与朋友清谈,从不爱关心这些所谓的国家大事。他认为那些乱七八糟的国家大事自有人去料理,自己又何必为这些俗务烦恼?即便是他当上了秘书郎,一般也是只管图书,不问政事。今天皇上突然问起关于胡人的事来,他脑中先是一阵空白,不知怎么回答。一提到胡人,他脑中好像没有其他的概念,首先想到的就是阿妙。在家中,阿妙就是他的手和脚,是片刻也离不开的。他也说不清该拿这些胡人怎么办,但是阿妙是胡人,不要胡人就是不要阿妙,那是万万不能的。想到这里,他马上道:“微臣不同意舒尚书郎的观点。”
“唔,是吗,你说说看。”司马炎听了高兴。
“呃……”
以前,这类问题在比玉心中完全没有概念,今天突然表态不同意舒晏的观点,可是理由竟不知道该怎么说,总不能说自己离不开一个鲜卑婢吧,那样太丢人了啊。幸亏他天资聪颖,只稍稍迟疑片刻,脑中迅速积聚好了说辞,“舒尚书郎所说的‘既来之,则安之’,是出自《论语》的《季氏将伐颛臾》一章,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句话的上一句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意思是:古代的圣君,都希望别国的百姓去他的国家安居,如果别国的百姓不去的话,还想方设法地‘修文德’以招徕之。反观我们现在,不用去招募,别国的百姓就上赶着来归附,这充分显示了我陛下鸿德无量,而我们却拒人于千里之外,这是何道理啊?”
比玉一向口齿伶俐,今天的话又引经据典,一时竟让舒晏找不到破绽。他气得脸通红,正想找理由回怼,忽听小默对比玉冷笑道:“《论语》我虽然不熟悉,但我每每听舒大哥夜诵,也知道一点,所谓的古代的圣君都希望招募别国的百姓是不假,但是他们所招募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同族百姓,而从不见招募携弓带甲的外族人的!”
比玉心想:好个姜小默,自己作为胡人,居然还帮舒晏说话,忘了自己的身份了吗?他也对着小默冷笑道:“胡人怎么了?胡人可以帮我们戍边,随朝廷征讨四方;可以增加我们的人口,免得荒野千里、虎豹滋生;可以带来边境的繁荣,贡献他们的土物。作为天朝大国,要是没有足够的人口,哪能称得上是天朝大国?现在大晋人口这么少,何时能兴盛得起来?而且,如果胡人不可靠的话,那么掌管皇上的御膳这么重要的差事,怎么会让你这个羌人做呢?”
在当时,胡人是带贬义的称呼,比玉当众说出小默的胡人身份是很不礼貌的。但小默却并没生气,而是爽朗一笑:“我不是胡人,我的祖父可是长安华氏汉人,若论名望,在后汉时期,我的祖上可一点不比你的祖上差!我看你呀,帮胡人说了这么多话,哪里是为了朝廷,分明是为了你家那个黄发鲜卑婢!”
“你!”听小默说中了自己的小九九,比玉也急红了脸。
小默长这么大,从来都不承认自己是华人,今天为了帮舒晏,居然放弃了这个信念,这让舒晏非常地震惊和感动。
三人在这里斗嘴,却让司马炎听的高兴:原来这三人不光年龄相当、品貌相当,唇枪舌剑也相当。他点头笑道:“你们说的都很好,不过尔等都年轻位卑,这种国家大事,稍后朕自然要跟老臣们商量的,你们就不要争了。”
司马炎虽然如此说,但他作为一个好大喜功的帝王,心中却更喜欢比玉所说的话。所以,这二十多万的匈奴人他全部安排在雍州、并州一带。以后又有各族胡人络绎不绝地来归附,他还像以前那样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鲜卑慕容廆被打败,没了边患,在中原,胡人奴隶的贩卖又兴盛起来了。
十月末,洛阳下了今年的第一场大雪。雪后初晴,洛阳城变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宽阔的街道上、高大的树冠上、尖尖的屋顶上,都被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就连阊阖门外,铜驼大街起点上作为标志物的那两只巨大的铜驼,也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两只“银驼”。
这两只铜驼是汉武帝时期铸造的。汉武大帝开通西域后,大汉和西域的贸易就往来不断,数不尽的骆驼商队装载着各种货物,源源不断地往来穿梭于茫茫戈壁,互通着两地的有无,极大地丰富了沿路人民的生活。为了感谢骆驼在丝路贸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更为了纪念自己的这件伟大历史功绩,汉武帝便命人在都城长安铸了两只巨大的铜驼。后来,东汉迁都洛阳,到了曹魏的时候,魏明帝就派人将包括这两只铜驼在内的一大批辎重国宝运到洛阳,安放在了宫城门外的御道两旁,并将御道命名为铜驼大街。
小默对于雪来说并不陌生,可是当她见了这么厚的雪,依然难掩兴奋,约舒晏一起出铜驼街,欣赏洛阳的雪景。虽然下了雪,但是午后的阳光却很温暖。暖阳加雪景,令很多人都像舒晏和小默一样出门踏雪,其中也不乏世家公子。当然,他们的踏雪并不是自己用脚踏,而是用牛蹄和车轮。
比玉偏不用犊车,而是坐在了一辆特别的鹿车上。这辆鹿车当然不是朝廷专门配给秘书郎上朝的那辆鹿车,而是一辆私人专门打造的真正的鹿车。由一头成年梅花鹿驾驶,相对犊车窄小,没有御夫,比玉亲自执辔,阿妙、阿妍只能站在车辕的两边。本来鹿车应该由成年马鹿驾驶,因为马鹿个头比梅花鹿大得多,而且性情也较稳重。可是比玉和阿妙、阿妍三人认为,马鹿通体长着土里土气的灰毛,太难看了,所以就换成了长着美丽斑点纹的梅花鹿驾驶。一般的梅花鹿的个头太小,不适宜驾车,但是施家有钱,他们用十头牛,换来一匹超大的梅花鹿来供驾车之用。虽说超大,但是限于物种的关系,还是比成年的马鹿小一些。这头梅花鹿是雄性,体格健壮,头上长着巨大的如同干树杈一样粗壮又结实的鹿角,白色梅花状的斑点遍布于颈背处鲜艳的黄褐色毛间,腹部是干净的白色。它雄姿英发,显然曾经是自己那个鹿群中的鹿王,为所有鹿群成员所敬服,为所有成年雌鹿所迷恋,而现在它却被迫离开鹿群,为人驾车。比玉尤其喜爱这一头枝杈扶疏的鹿角,在每一个角杈上都挂上了一串银铃流苏,走起路来流光溢彩,如钟磬齐鸣。
夫君独宠,奈何亭外痴汉多 三杨开泰 诸天反入侵:开局水滴怼脸 永恒,自我始 王爷今天和离吗 听风之时 我的舍友被做成了人体蜈蚣 韩娱之粉墨 滚堂案 逆为仙 快穿:疯批小祖宗她总想虐哭大佬 你还记得孙小甜吗 司少的绯闻女友 美食秘案 我在多元宇宙做皇帝 探灵笔记 逆凡之羽 重生之高门主母 一睁眼,我家狐狸成了病娇反派 重生当恶女:王妃杀疯了
濒死军官遇上替嫁豆芽菜,两个苦命的人努力活着。斗极品,重回部队。她为了他勇往直前,他为了她努力奋斗。本该早死的人活得精彩绝伦。...
关于重生七零甜妻的田园军婚梁梅重生回到七零年代,决心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前世的她因任性和无知,错失诸多机遇,导致生活凄惨。重生后,她努力让家人过上幸福生活。梁梅的家庭温馨,有梁父梁建梁母敖琴梁大哥梁子智和梁爷爷梁卓等亲人。她提出多种地养鸡猪来增加收入的想法,得到了家人支持。面对缺少种子肥料和养殖技术等困难,她向梁五叔梁德梁大姑梁贞晶等人求助。凭借前世记忆尝试新种植方法后,生活迎来转机。在镇上卖鸡蛋时,梁梅与男主许浪相遇,他身穿军装英姿飒爽。许浪觉得梁梅朴实可爱,梁梅也发现他心地善良有担当,两人逐渐产生感情。然而,他们的交往遭到梁二堂叔梁进梁二婶梁霞的反对,梁五叔的儿子们也跟着起哄,暗恋许浪的梁二堂叔大女儿梁莹莹更是心怀怨恨,但小表弟陈洋熙和大表哥梁军一直支持梁梅。许浪的父母许父许良许母叶兰起初有些担心,但被梁梅的真诚打动,许大姐许珠姚和许二姐许珠银也认可她。最终,两人在大家祝福下走进婚姻殿堂。婚后他们共同努力,日子越过越好,不仅梁梅家盖了新房购置新家具,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成为小乡村的美丽传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经历了怀孕生子孩子成长教育创业发展应对各种家庭和事业的挑战...
柏凝一生坏事做尽,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她挚友骂其狼心狗肺。她挚爱笑其不知廉耻。她徒儿讥她罔顾人伦。好在,柏凝突然暴毙,死得不明不白。柏凝死后,她的宿敌花栖枝销声匿迹,一别,便是数年。直到某日,已死之人,重回修真界。一剑开山海,一剑撼苍穹。剑尖指向背信弃义之人。修真界局势骤变,有人说天道轮回,报应不爽。唯有花栖枝寡淡评价曾有人一腔赤诚,就是眼睛不好,脑子也不好,落个悲惨下场。如今再念她的好,迟了。嘴贱心软行止随心攻x寡言少语深情不悔受魔蝎小说...
...
卡塞帝国帝王莱尔斯灵兽特殊战力极强是目前最优秀的驭兽师,但他的灵兽也让他身体带有剧烈毒性。从他十二岁开始,毒性便随着他逐年强大不受控制的外溢,十四岁时他连呼吸都带毒,十七岁后方圆一里寸草不生。为了不造成无辜伤亡,莱尔斯独自住进了满是凶猛异兽的13号异界,此后十年深居不出。三年前,大概是终于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个弟弟,代理国王卡斯突然开始替他面向全国征婚。消息刚传出立刻就引起轩然大波,无数人蜂拥而至,经过长达两个月的选拔后,新郎在万众瞩目之下向着13号异界而去。一天后,毙。第二次选拔如火如荼,选出的新郎还没见到人,就被毒死在了门口。第三次选拔,报名人数0。那之后代理国王卡斯想了无数办法,但始终无人生还,这场令人毛骨悚然的死神邀请宴也持续了三年。安米洛点下确定按钮之后两秒脑子才缓缓回神,他再看去时,广告弹窗已经消失。五个小时后,迎亲的军队把他公司前后左右上下连墙缝都堵住时,他终于确信那弹窗确实是结婚申请书。两天后,站到13号异界上时,安米洛就只有一个想法,这是诈骗,他要举报。身带剧毒,莱尔斯早已习惯那种孤寂,直到有一天一个提着大包小包的男人突然闯入他的家,告诉他他们已经结婚,还要睡他的床,吃他的饭。魔蝎小说...
关于十两出嫁,赢华丽人生枣树村苏家一穷二白,眼看苏大哥苏二哥已到成亲的年纪。却因为家贫,无人问津。这天媒婆带来一个好消息,镇上宋员外愿意出十两礼金,聘娶苏家长女苏白英为妻。苏白英身为家中长女,为了十两礼金,毅然决然同意嫁给比自己大十二岁的宋员外。宋清淮,有过两任媳妇,对成亲之事兴趣缺缺,为了孝道,听从母亲安排,娶农家女苏白英为妻。多年后,有人好奇的问苏白英,为何宋大人这么多年只守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