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是容量丰富的一回,文笔精彩、亮点纷呈。文本这样描写“原来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衍圣公孔继宗书’。两旁有一幅长联,写道是: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亦衍圣公所书。”后边还有两块匾额,两幅对联,则“俱是御笔”,是皇帝写的。能给贾府宗祠写匾、对联还跟皇帝所写的并列,“衍圣公孔继宗”可不一般啊!
“衍圣公”是爵位,是封建社会对孔子嫡派后裔的封号。孔子死后,后世王朝对孔子不断追封,成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子的后裔也倍受眷顾和优待。战国封文信君,秦改封文通君,西汉封关内侯,东汉封褒成侯,隋封绍圣侯。唐玄宗时,封孔子三十五代后裔孔璲之为世袭文宣公,已经是公侯伯子男里顶尖的公爵了。宋仁宗至和二年改授孔子四十六代孔宗愿为衍圣公,从此经历宋、金、元、明、清,到1935年,国民党政府改封末代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为止,衍圣公封号持续八百余年。
历史上的帝王将相只是一朝一代的显赫大贵族。惟有孔子后裔凭借孔子一代宗师的地位,得以世代相承。《红楼梦》中,贾府为“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由“天下文官之首,历代帝王之师”的衍圣公来题写家族宗祠匾联也就相当有面子了。而且,文本中说“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玉堂殿和金马门都是汉代未央宫的附属建筑,是学士等待皇帝召见的场所,玉堂金马就演变成了翰林院的雅称,由孔子后裔题匾联也正符合了贾家所炫耀的诗礼之家、书香门第。
《红楼梦》里的“衍圣公”是真的,可“孔继宗”假的,这就叫“烟云模糊”。孔子后裔排行辈分特别严格,明太祖朱元璋赐孔氏五十六代以下10个字,用来排辈,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因避讳该为衍)”。清乾隆五年,又续“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10个字。这里面就有“继”字。道光十九年,再续了“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10辈。直到现在孔氏族人大多仍然严格按照行辈取名,比如孔尚任、孔庆东、孔繁森、孔祥熙、孔令辉。
按照辈分,“孔继宗”,如果是真的,他应为孔子第六十九代嫡孙,真实历史上,第六十九代衍圣公情况很特殊。孔子第六十九代嫡孙叫孔继濩(hu),字体和,号纯斋,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二十三岁英年早逝,他的衍圣公爵位是死后追赠的。孔继濩的父亲是六十八代衍圣公孔传铎,孔传铎因患足疾不便行走,于雍正九年(1731年)直接将爵位袭让给了孙子,也就是孔继濩的儿子孔广棨(qi)。很显然,“衍圣公孔继宗”是作者的虚构。
衍圣公的袭封、朝拜、婚娶、丧葬等重要事情都须经皇帝批准,是震动朝野的大事。对衍圣公府的这些史实,《红楼梦》作者这样的一代文豪必定是了然于胸的。为表现贾家的地位,“请”一位衍圣公到《红楼梦》里来给宗祠题联是不奇怪的。同时,这也成为一个时间坐标,“烟云模糊处”隐隐约约有个半真半假的“衍圣公孔继宗”,侧面反映出了《红楼梦》成书的大体年代。虚构一位不存在的衍圣公也不至于让人对号入座,犯了孔圣人“天下第一家”的忌讳。
另外,作者说《红楼梦》本是“假语村言”,书中在朝代、官职、服装、用品、饮食习惯等等方面“烟云模糊”、朦胧虚掩,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无形中增加了阅读的趣味,仔细读一本《红楼梦》相当于温习了好多本书,这也是《红楼梦》的艺术魅力!作者不但给《红楼梦》起了个新名字叫《金陵十二钗》。
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甲戌双行夹批:此是第一首标题诗。】
注意批书人说这是作者写的第一首标题诗,大家耳熟能详,我不再多作解释。前面读过的第一首诗,“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是批书人作的诗。
【甲戌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
关于这一段批语,各种解读五花八门,还有认为批语是假的,我说一下我的看法,前几句都好理解,“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意思是,我常常想能不能去青埂峰问问补天石后面没写完的故事,只是我不知道哪是去青埂峰的路,又遇不到“癞头和尚”指点,无奈!感慨!惆怅!这样一本奇书未能完成。现在只希望造物主能再孕育出芹和脂砚斋,一位负责构思、撰写,一位负责誊抄、点评,对于这么一部不朽的作品来说是多么的幸运啊!我们二人也能心满意足的去另一个世界了。如今,芹,先我而去,我也快眼泪流干而死,怎么到九泉之下见他呢?我不争气,书没完成,眼泪也不争气,没办法,甲午八月泪笔。
就这样吧,以待高明。
回到文本,最后一句,【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看来甲戌年是在甲午年之前,那是脂砚斋第二次负责誊抄点评的时候,用了作者起的“本名”,就是《石头记》这个名字。作者如此小心,用了好几个书名,多次强调“大旨谈情”,“毫不干涉时世”,批书人也多次点出“甄士隐贾雨村”,“烟云模糊”主要还是怕“文字狱”,
文字狱一般是指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事儿,不光发生在中国,相邻的朝鲜、日本也有类似事件发生。文字狱的起因都是知识分子的文章犯了统治者的忌讳。
文字狱在我国历史上多次发生,例如司马迁写《史记》,写汉高帝刘邦的时候,可以说是秉笔直书,把刘邦的发家史和一些阴暗面做了忠实的记录,我以前做历史视频的时候跟大家讨论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作为参考。
但是司马迁写汉武帝刘彻的时候,就用了很多曲笔。尽管这样小心,《史记》也没敢在汉武帝时期公之于众,司马迁因为“李陵事件”受过宫刑,死里逃生。在《报任安书》里,他说的很清楚,忍辱负重苟且活着也是为了能完成《史记》,汉武帝时期不敢公开,已经不是担心自己性命那么简单了,主要是怕呕心沥血完成的《史记》被禁或者被篡改。
司马迁充分考虑到《史记》的内容有批判性,就安排了一些保护措施。他说要“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藏在深山里,你想烧也找不到,就可以流传后世。或者让自己的后人保管好,选择时机,在一些大的城市里传播,把《史记》流入民间,这样一来,想禁书也不一定能禁得彻底!
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在二十年后让《史记》大放异彩。杨恽帮外公躲过了文字狱,可他自己就不那么幸运了,《汉书》明确记载,杨恽因《报孙会宗书》引得汉宣帝大怒,而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被判处腰斩。
曹魏末年,嵇康写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得罪了权臣司马昭,嵇康也被斩于东市。
北魏时期,崔浩主持编纂国史,秉笔直书揭露了拓跋氏祖先屈辱不堪的历史,太武帝拓跋焘下令将崔浩满门抄斩,同时株连崔浩姻亲,有老婆的娘家,有儿女亲家,范阳卢氏、太原郭氏和河东柳氏都被牵连进去。
隋唐时期的统治者相对开明、开放、大度、宽容。也有知识分子因诗文遭贬,罢官的事件发生,处罚相对轻微。要不,白居易也不敢发表《长恨歌》啊!
到了宋朝情况变了,文字狱增多,苏东坡乌台诗案,还有同文馆之狱、车盖亭诗案、李光《小史》案、《江湖集》案等等,几乎尽人皆知。这还都是大案要案,小型文字狱更多,禁书、焚书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很多野史被禁被毁。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马背上的蒙古族统治的时候,把全国公民分了四个等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南人指南方的汉人,就是最晚被征服的南宋境内江浙﹑湖广﹑江西还有河南南部的汉人。北方连年战乱,经济文化中心不断往南迁移,南人里精英最多,却被划为最低的一等,由此可见,元朝统治者不懂得中国式管理。思想文化政策比较宽松,基本没有文字狱的记录,结果南部先乱,南部最乱,南人把蒙古人赶回草原,元朝统治不到100年。
有传说明太祖朱元璋爱搞文字狱,我找不到确凿的证据,但燕王朱棣就不一样了,“靖难之变”后,方孝孺因为拒绝替他草拟即位诏书,被灭十族,连学生都算做一族,共计873人,太惨了。这还不算完,其他跟方孝孺有关的文字也不能出现,为建文帝的殉难的其他大臣诗文一律禁止发行,一切有关建文帝的文字都不许露面,还鼓励告密,杀一儆百。明成祖之后,文字狱时有发生,只不过画面不再那么血腥。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清军入关的时候,有满、蒙、汉人包衣八万五千兵力,吴三桂在山海关的驻军是三万五千人,合在一起也就十二万。将要统治的人口有好几千万,满族统治者要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皇太极深知要想统治中国,就必须取得原有汉族统治势力的支持。因此他比较重视汉族知识分子、地主阶级和明朝降官叛将的作用,对他们采取招降收买政策。
武力征服只是第一步,要管理这么大的国家,统治这么多的人口,就必须把汉族的文化精英也吸收进管理层。想让汉人帮着管理国家,又对汉人不放心,怎么办?得统一思想,得教育这些汉人,什么样的教育意义最深刻,影响最深远,最能让人长记性呢?文字狱!所以,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且随着满清统治的稳固而进一步加深,到乾隆时期,已经达到无以附加、登峰造极的地步。
跟元朝不同的是,满清先祖曾被明朝统治,而且有明确记载,都进过多少贡,交过多少税,干过什么活,当过什么官儿。占领中原之后,满清皇帝对此段史实讳莫如深,因此,皇太极不仅将旧有史料篡改、销毁,而且对继续编写乃至收藏的这段历史的,以“大逆”之罪滥加屠杀。
顺治时期到康熙初年,反清思想久久不能消弭,尤其是一些不愿意投降的汉族士大夫眷恋明朝,这种文化思想加上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汉人藩王的势力,对满清统治极为不利。反清思想必定遭到毁灭性打击,这也是顺治、康熙时期推行文字狱的主要原因。
康熙晚年,皇族中权力斗争空前激化,九子夺嫡。雍正跟康熙不一样,他早年不被看好,压抑了很久,经历了残酷的政治斗争,不安全感非常重,这导致他刻薄寡恩,手段毒辣。雍正即位之后,为了巩固已得的权力,除严厉打击参与皇位争夺的诸王外,不惜借助文字狱来打击诸王的党羽势力,这也是雍正时期推行文字狱的主要原因。
(本章完)
镇守天牢三十载:出关陆地剑仙 我妈妈是年代文娇软知青 雪落杨柳枝 大婚当天被抄家?我搬空侯府手撕赘婿 妖魔战神 只想当作曲家的我成了歌王 掠杀黎明 超级生物工厂 神御 快穿:疯批女配在火葬场虐疯了 影视世界从四合院开始 我成为了怪谈少女的心灵导师 年少有为 血色汉末 混在四合院里 家族修仙:开局白送仙器 变成幼龙被小洋哥煮,全国追捧 诡异修仙:我杀诡异肝熟练度 西塞狼烟 从恋综开始恋爱
一场灭世雨灾,淹没了地球上百分之95的陆地,人类十不存一。上一世墨野和女友被发小一家带上了船,本以为获救了,可谁知船上才是地狱!后面他的女友为了一口食物,残忍的把墨野推到海里喂了海怪。重生回到灾难前7天的墨野发誓为自己而活!囤积物资打造最强战船一步一步征服末世。某绿茶墨野,你只要让我上你的船,我就愿意和你交...
人到中年,一旦失业,那对于有家庭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男人更是苦不堪言。可这还不算完,倒霉事儿就像约好了似的一个接着一个。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结婚十年的妻子竟然在这个时候提出离婚。曾经的山盟海誓海枯石烂,如今都成了过眼云烟。都说男人有泪不轻弹,那是没被逼到绝路上啊!这位中年大叔,在走投无路的绝境...
关于囤货百亿穿书后,异世种田养夫郎萧戾在末世与围剿自己的异能者同归于尽,死后穿越至历史上不曾出现过的大周朝,成为一个被亲爹亲娘分家断亲的克亲少年郎。少年郎与他同名同姓,也叫萧戾,年十八。萧戾穿来的时候,正好是原身未婚妻一家与其退婚不久,原身为挽回未婚妻进山打猎筹钱,不料一失足而摔死,便宜了萧戾。萧戾睁开眼的时候,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哥儿正在替他处理伤口,还趁机挟恩图报,要萧戾娶他。陆鸢我救了你,你把我娶回去,等我从陆家离开后,你如果真的不愿意和我过日子,你可以把我休了。萧戾思索片刻,颔首可以。萧戾拥有原身的记忆,知道对方就是原身前未婚妻的表弟,一个同样身世凄惨的小可怜。如果是在末世,萧戾绝对不可能答应他,但这里是相对安全的古代,少年确实救了自己不说,而且正好可以替他与原主的不同找到合理解释。...
关于逃荒前,我携空间搬空皇宫末世强者蓝星玥死了。醒来就发现穿进了一本末世前看的逃荒文里,成了爹死,娘弱,被亲大伯一家抢了将军府,被亲堂姐抢走未婚夫而气死的可怜鬼!抢我将军府?那就搬空所有财产,断你们生路!皇帝昏庸无道,欲以邪祟之名焚烧我身?那就撕了圣旨,搬空他的皇宫,抢了他的玉玺,撕烂他的龙袍,让他成为史上最穷困潦倒的皇帝!不久后,蛮夷天火地震瘟疫…各种灾难接踵而至。蓝星玥刚开始只想带着一家人在灾难中活下去。可后来在逃荒中的所见所闻让她改变了想法,很想为可怜卑微的女子们撑起一片天。最终她成为了有史以来唯一一位开国女帝!!...
穿越了,还入了道家圣地天师府修行。雷俊这个开局不错。入门晚,开始修行晚,根骨平庸,修炼缓慢。雷俊这有点不妙。趋吉避凶,签运预告未来,选择决定人生。雷俊我的金手指很给力啊。上签得五品机缘一道,隐秘而动,无后顾之忧,吉。雷俊这个好,还有没有别的?下签未得收获先遇大灾劫,身陷险境,死伤难料,凶。雷俊很好,我选上签。一次次选择,一天天修行。多年以后,雷俊再回首,自己已无敌于世,永生不灭。...
火爆玄幻热血爽文他曾经被父亲打成废物逐出家门,却是史上最牛逼的天才。神界女帝?那是我的女人!魔界大尊?那是我徒弟!妖界龙神?那是我坐骑!惹我徐年者,死!触我徐年逆鳞者,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