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几年时间过去,沈阳一直都不是很平静,三次入关作战的失败,让皇太极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尽管皇太极采取了很多的办法来稳固自身的位置,消除作战失败的影响,但满人权贵对此意见还是很大的。满人好武,相信以武力来展现一切,同样依靠武力来掠夺财富,作战的失败是他们难以忍受的,更何况是对大明作战的失败。
成立了蒙八旗和汉八旗之后,皇太极的主要精力基本就是在强大军队方面了,二十四旗并举说明了大清国军队的逐渐强壮,且皇太极也非常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将军队牢牢的掌控在手中,才能够真正保护他皇帝宝座的稳固,满人权贵可不是吃素的,当年的四大贝勒共议朝政的那一幕,皇太极不会忘记的,他不允许大权旁落。
可不管皇太极考虑的多么深远,有一点他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那就是保证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的军饷。按照大清国的规矩,八旗子弟是没有军饷的,其收入来源全部都依靠战斗厮杀获得,也就是通过劫掠对方获得财富,一旦长时间不能够去征伐,八旗子弟的收入必定会大幅度的减少,这会让八旗子弟产生极大的不满情绪。
范文程曾经专门就此事给皇太极建议,改变八旗军军饷的供给方式。
努尔哈赤确立的这种八旗制度,表面上看是很不错的,八旗子弟没有军饷,必须在每一次的战斗之中拼命的厮杀,打败对手之后才能够获取到财富,可深入研究其骨子里存在的问题,让皇太极不寒而栗,也就是说,八旗子弟都是跟随旗主作战,依靠各旗旗主养活的,与朝廷没有任何的关系。这些八旗子弟离开了朝廷照样能够活命,可离开了旗主就走投无路了,如此情况之下,这些八旗子弟眼中就只有旗主。没有皇上了。
皇太极也曾经想着由朝廷来统一供给八旗子弟的军饷,不过户部算账的结果,让皇太极倒吸一口凉气,依照朝廷的实力,根本无法承受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的军饷。毕竟大清国占据的地方太小,赋税收入有限。
这样的结果让皇太极沮丧和愤怒,也让他这个胸怀天下、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感觉到了深深的无奈,增加赋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管是满人、汉人、蒙古人亦或是朝鲜人,都无法承受,且满人在大清国有着特殊的地位,想要他们掏出银子给朝廷,用以养活八旗子弟,根本就不可能。看来当皇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仅仅需要考虑到军队的强悍,还要考虑到财富的累计,二者缺一不可。
皇太极的担忧,大清国的现状,范文程很清楚,也在努力想办法帮忙解决这个最大的问题,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问题基本无解。
崇祯十一年、大清崇德三年的那次战斗,败得很惨。满八旗损失惨重,且这次战斗是睿亲王多尔衮直接指挥的,是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联合作战,这次战斗的失败。沉重打击了满人权贵的傲气,让诸多的满人权贵对统一中原的终极目标产生了怀疑和动摇。
转眼三年时间过去,或许是时间冲淡了一切,或许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或许是军饷的不足,更或许是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实力的逐渐强大。要求对大明进攻的呼声再次出现,而且在短时间之内表现的愈发强烈。
皇太极也动了心思,八旗子弟总是在家里窝着是不行的,必须要拉出去作战,必须要获得财富,如此才能够更加的强大。
皇太极的心思,范文程明白,他也开始将重点的注意力集中大八旗子弟出兵作战的方面。
很短时间之内,范文程就向皇太极提出了建议,加强对辽西地区的防御,做出一定的姿态来,看看明军究竟有什么反应,在此基础上,大军开始集结和准备,若是明军疏于防范,那么大军就在辽西展开大规模的进攻,最好是能够直接占领锦州和宁远等城池,这样就能够逐步的瓦解大明的关宁锦防线。
范文程的这个建议,符合皇太极的想法,十多年的时间以来,大清国的八旗子弟多次入关作战,都是以劫掠财富、削弱大明朝廷实力为基础的,所有这些作战,都是辅助性的,而大清国真正需要重点进攻和占据的地方,就是关宁锦防线,这道防线犹如一根尖刺,牢牢的扎在大清国的肌肤之上,大明朝廷也是依靠这道防线,抵御大清国的扩张。
一旦大清国拿下关宁锦防线,那么入主中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不过皇太极非常的谨慎,进攻锦州和宁远这样的城池,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当年父皇努尔哈赤进攻宁远城池、他皇太极率领大军进攻锦州城池,最终都是无奈的撤离,劳民伤财、损兵折将不说,还极大的动摇了大清国的根基。
时机不合适的时候,皇太极不会轻易在辽西锦州一带与明军展开大规模的厮杀。
范文程也不会随便就提出来这样的主意,他在提出这个建议的同时,耗费更大的气力收集有关大明朝廷方方面面的情报,他需要以实际情况来证明,大清国是可以在锦州作战的,而这个时候,来往于辽东各地的商贾段宗奎,就成为了最好的情报来源了。
段宗奎对沈阳已经非常熟悉,不过他的身份还是绝密,在大明朝廷,知道他身份的就是郑勋睿、徐望华和郑锦宏等少数几个人,而在大清国,知道他身份的就是范文程等少数人。
这些年时间以来,段宗奎集聚起来的关系也不一般,不仅仅和嘉定伯周奎以及锦衣卫指挥使田弘遇的关系很好,而且也在朝廷之中结交了一些大人,段宗奎出手阔绰,为人豪爽,这样的性格得到了不少人的赞赏,愿意结交的人自然不少,不过段宗奎很是注意,他所结交的人物,以朝中的文臣为主,而且还要看对方是不是在重要的部门。
段宗奎与郑勋睿的联系极其隐秘,一般情况之下根本就不联系,除非是获知了极其重要的情报,才会给郑勋睿禀报,按照郑勋睿的要求,特殊情况之下送情报,段宗奎也不会直接出面,都是按照郑勋睿的要求,派人将准备好的文书送到特定的地方,接收文书的人也不准随便询问。
因为生意越做越大,段宗奎也很少亲自前往辽东做生意了,一般情况之下都是在京城,不过他每年必须要往返辽东四次到五次,表面上的理由是有些商贸交易必须是他出面,实际上的原因是他必须要赶到沈阳去见范文程。
长时间的在京城,每日里几乎都是与朝中大人接触,段宗奎掌握到的情报自然是越来越多了,特别是崇祯十四年以来,大明发生了很多的大事情,朝廷征收剿响、大规模的剿灭流寇,内阁的重大调整等等,依照商人的眼光,段宗奎敏锐的察觉到,这些变化对于大明朝廷将要产生重大的影响。
后金鞑子在辽西陈兵的消息传到段宗奎耳朵里的时候,他也接到了范文程的消息,要求他马上赶赴沈阳。
段宗奎知道,范文程一定是想着知道大明朝廷的情况了。
段宗奎与范文程之间是单线联系,也就是说段宗奎不会以文书的形势给范文程任何的东西,每次都是见面之后才会禀报的,这也是范文程的决定,寄送文书的危险性太大了,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暴露。
段宗奎没有着急出发,如此关键微妙的时刻,他需要请示郑勋睿,究竟该如何的应对。
不过几天的时间,段宗奎就接到了郑勋睿的口信,实话实说。
接到了这个命令之后,段宗奎大惑不解,不过他不需要考虑其中的缘由,按照郑勋睿的要求去做就是了,至于这样做可能产生的后果,他不需要考虑。
接到了郑勋睿的命令,段宗奎第二天就从京城出发了。
一路上,段宗奎异常的小心,因为锦州一带出现了后金鞑子,关宁锦防线已经显得紧张起来,对商贾的控制也非常的严格,段宗奎此番从京城出发,没有携带什么货物,行程自然是很快的。
快要抵达锦州城的时候,段宗奎通过自身的观察,发现宁远和锦州附近的明军增加了,特别是一些军堡之中,军士人数明显增加,而且城池的城门守卫很严。
这一切让段宗奎隐隐的感觉到,大明与后金在锦州附近,恐怕会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厮杀了,而此番他前往沈阳去见范文程,肯定与此事有着莫大的关系。
段宗奎抵达锦州的时候,同样遭受到了严厉的盘查,不过他舍得掏银子,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凭着这些银子,段宗奎总是能够从容的应对。
十月底,段宗奎离开锦州,经过了大凌河,前往后金鞑子控制的西平堡。
十一月上旬,段宗奎终于抵达了沈阳。(未完待续。)
入暖微光暮及你  全民远征:拯救修仙界  回国后,虐她上瘾的总裁酸了腰  六年后王妃带着三个崽崽杀回来了  科研大佬在末世当卷王  秦爷,你的小傻妻惊艳全球了  我一个人砍翻末世  生命的觉醒  大明星赖上我  天才都市  大齐魔人传  百世封神  破宙之主  高冷影帝被我拉下神坛  超化时代:幻想王者  攻略他,撩哭他,我和反派HE了  电视世界大冒险  修道长生之路  快穿:作死的炮灰又骑着反派脖子撒野了  御前侍卫:从攻略贵妃开始  
关于重生八零,胖妞领全家致富买豪车胖是一种病?胖就没人要?胖妞怎么了?胖妞有福气!林妮本是21世纪的一个小白领,赚着5000的工资,混着舒服的日子。可奈何一觉醒来,成为一个85年的胖妮子,这可把她愁坏了。16岁,体重130的林妮,成为校园一道风景线。她的三叔,林宝福,没错,就是三叔!居然跟自己同级,而且是个大学渣他们被学校退学,成为社会青年一路打拼,成为豪姐飙哥!转身将学校买下,将往日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统统雇为员工,狠狠的虐了一番!80年代专属记忆,一件件苦笑皆非的荒唐事,将这林妮推向了巅峰生活。...
...
颜汐凉过一次穿书后,决定努力不躺平,抢光女主机缘,打醒女主舔狗,夺走女主气运。当天赋异禀的她锋芒毕露时,什么光杆女主,靠边站!掌门看不懂的遗失剑诀,她看一遍就会。师父不知道的上古异兽,她挥挥手召之即来。师兄学了几年学不会的炼丹术,她分分钟搞定。书中尸骨无存的师兄姐,在她的庇护下茁壮成长。当她站上宗门C位,其他人通通都是绿叶,她就是天上地下圈里圈外最靓的崽!...
愿~所有的平凡都能够崛起,走向不平凡。这是一个普通人穿越到异界当神明的故事,这是一个从平凡走向崛起的故事。李良买菜回家,一开家门家变成了皇宫,身前,美丽的一国公主正破涕为笑的看着李良,在看了两秒后直接晕倒,倒向李良...
关于勤能补拙,从交公粮开始修仙萧云懵了,开局就要交公粮,且是一名修仙界最底层的散修,好在携带天命敕书—勤能补拙!修炼十年,修行天赋加一!修炼青云诀十年,青云诀修炼速度提升百分之三百!种植黄芽灵稻百年,黄芽稻品质提升百分之两千!从此,金木水火土灵根被他修炼成顶级天灵根!一本普通的青云诀,被他修炼成了顶级功法!一株普通的灵稻,被他培育成了天级灵植!萧云本想与人为善,奈何麻烦不断找上门!对此,他只能对那些人挫骨扬灰,斩草除根,省得春风吹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