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讲导读(第3页)

这个就是说,你应该要先破障,破除我们的心跟阿弥陀佛功德之间的障碍。

我们看第二段的明欣愿行,这个讲正修:

二,明欣愿行者,复有两种: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观彼净土庄严等事,欣心愿求。

净土的正行有两个:一个是讲到往生之意,讲到你求往生的愿力,你的目标在哪里,这是一个发愿的问题;第二个你念佛的方法,观彼净土庄严等事,这个地方是因为早期的念佛,你看智者大师、慧远大师都是观想念佛的,所以讲观想极乐世界的庄严等事。前面是讲念佛的目标,后面是讲到念佛的方法。

我们先看念佛目标,这个地方也是有两段:第一段是发明正义,第二段是引经正明。我们先看第一段:

明往生意者:所以求生净土,为欲救拔一切众生苦故。即自思忖,我今无力,若在恶世,烦恼境强,自为业缚,沦溺三涂,动经劫数。如此轮转,无始已来,未曾休息,何时能得救苦众生?为此求生净土,亲近诸佛,若证无生忍,方能于恶世中,救苦众生。

这个地方讲到往生的心态问题,这个往生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个会决定你是不是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的关键。这个心态有两段:第一个先作一个总标。说你为什么求生净土呢?为欲救拔一切众生苦故,这个很重要。念佛的心要跟大悲心相应,诸佛的心是大悲心,你的心是自私的心,这两个就没有办法感应了。

所以诸位要知道,我们每一次回向的时候,虽然愿生西方净土中,到最后一定是回入娑婆度有情。所以诸位要知道,我们离开娑婆世界,你说:净土法门是离开了娑婆世界,二乘人也是离开娑婆世界,这两个心态其实是不同的。

二乘人离开娑婆世界是什么想法?他是一种断灭见而离开的,他离开以后,你问二乘人,他有没有想回来的心情?绝对是没有。你看他怎么说?所作皆办,不受后有,他是把这个后路砍断的。你要是想说你不受后有,那你不可能往生极乐世界。净土法门离开娑婆世界,是暂时的离开娑婆世界,我暂时先离开一下,但是你真实的心,是为了救拔一切众生而暂时离开的。

你说你是大悲心,那你为什么要离开呢?你是大悲心,你就应该留在娑婆世界,那你说你离开是大悲心,这两个心不是矛盾吗?没有矛盾,我们往下看就知道。

说你自思维,我是想要求大悲心,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今无力,我没有足够戒定慧的圣道力来加持我自己,我也没有方便力来救度众生。那没有自利利他的功德力,我就算有这个心情,在这个五浊恶世当中,我面对的众生,都不是一般的众生,都是烦恼很刚强的众生,我自己烦恼也粗重,众生的烦恼也粗重,两个人都堕落,沦溺三涂,动经劫数。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也没有办法救度自己,也没有办法救度众生,如此生生世世的轮转,恶性循环,就未曾休息。也就是说,我们自己在大海当中,我们自己不会游泳,而去救度那些也不会游泳的人,两个人都会沉沦下去的。

那怎么办呢?为此求生净土,亲近诸佛。

我应该先到净土去,远离这个干扰太重的五浊恶世,先到那个地方,暂时的亲近十方诸佛,赶快听闻正法,成就无生法忍的船。我找到坚固的船,再到生死大海,依止这个船的力量,就能够把众生放到我的船上来,是这个意思。

你说这个大悲心,暂时离开的心情,这样的想法,有没有经典根据呢?这以下引证:

故《往生论》云:言发菩提心者,正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则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则是摄众生生佛国心。

这个地方,是净土的菩提心最重要的证明。天亲菩萨说:什么叫发菩提心呢?简单的讲就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就是说你不想再做一个生死凡夫了。

不想再做生死凡夫,印光大师《文钞》讲得非常贴切,他说:一个修净土的人,他心中的想法就是:你来生做一个大国王,你可以护持三宝;你做大富长者,有钱有势;你做一个大法师,能够成就大总持,你的弟子有好几十万、好几百万,你都不生起一个受生之想,你现在想到的是愿作佛,因为那些都是凡夫。你不管是国王也好、大富长者也好、大法师也好,重点是那都是一个生死凡夫,我不要。

所以菩提心的本质,是你想要愿作佛心,对那个圣道的渴望。

愿作佛心就是度众生心。你为什么愿作佛呢?重点就是你有圣道的力量,才能够救拔有情。而度众生心,就是摄受众生往生净土的心,把大家都度到净土去,这个是最圆满的做法。

这个菩提心简单的讲,就是要救拔一切众生的心,但是做法上有两种:一种是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流转,这个不容易,悲增上;第二种是先暂时离开到净土去,然后再回入娑婆。

这个菩萨暂时离开娑婆世界,他也是菩提心的一种,你把《往生论》读一读就知道,暂时离开是不会伤害菩提心的。不过这个地方我要说明一下:

《往生论》是天亲菩萨作的,昙鸾大师有一个《往生论》的批注,他解释这段说:一个人不发菩提心,他都没有读过什么大乘经典,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做无上菩提;他读到《阿弥陀经》,看到净土的依正庄严,有种种的安乐,为安乐故求生彼国──这个人不能往生,你把净土当天界看了嘛!净土哪是为安乐,净土是为圣道而安立的、是为菩提道安立的。

当然我们也承认净土有很多安乐,那是一种方便,它真正的重点在见佛闻法,见佛闻法。所以,如果你把净土法门想象成一个安乐的受用资具,你是不可能往生的。为安乐故,求生彼国,不得往生。所以这个地方你要知道,就是你修净土的人,你念佛的动机,是为了利有情而求生净土。这个地方是讲发愿。

这以下讲修行:

二、明欣心愿求者:希心起想,缘弥陀佛,若法身、若报身等,金色光明,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常照法界,摄取念佛众生。

这个地方讲到正行,正行当中先讲观想正报。前面讲到心理的准备,厌离三界的色身,好乐净土的法性生身;第二个、你要生起一个度众生的心,而求生净土。

这以下讲到正行,你这个时候要怎么缘呢?要缘弥陀佛的功德。阿弥陀佛的功德怎么缘呢?或者缘法身,我们讲实相念佛,你思维阿弥陀佛的心是我空、法空的,我的心也是我空、法空的,所以自他不二,这个是缘法身,这个是实相念佛。能念所念性空寂,这个就是思维法身。

报身,前面是理观,这个等是应化身,这两个都是事相上的观察,观想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或者是观察应化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总而言之,观察色身的两个重点:第一个金色,第二个光明。

所以观想念佛,第一个是他的身相,第二个是身相所释放出来的光明。比如说八万四千相,这相有种种的好,重点就是你观这个相好,一定要有光明相出来。

这个是讲观想阿弥陀佛的正报庄严,我们再看依报:

又观彼净土,七宝庄严妙乐等,备如《无量寿经》《观经》十六观等。常行念佛三昧。

这个是观想依报庄严。

正报观察以后,观察依报,观察这个净土。经典上说:生处的庄严,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或者住处宫殿的庄严,这个经典上讲很多。那这个地方讲常行念佛三昧,早期的念佛是定心念佛,当然这个标准是高了一点。这个地方讲到正行,就是观想极乐世界正报、依报的庄严,这以下讲助行:

及施戒修等一切善行,悉已回施一切众生,同生彼国,决定得生。此谓欣愿门也。

前面是直接跟弥陀感应道交;这个地方是透过回向,间接的感应道交,修行布施、持戒的善法,这是当做佛号的眷属。

蕅益大师做一个譬喻说:念佛如果是一艘顺风的船,你的布施、持戒就是船上的桨。你这艘顺风的船已经很快了,再加上这个桨的推动,就跑得更快了。布施、持戒当然不是净土的正行,但是你用回向,它也变成一种感应的力量,这个就是欣愿门也。

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  假阴湿遇到真男鬼  陷落玫瑰  铁血兵王:从淞沪会战开始  缠枝  我堂堂魔尊,吃个软饭怎么了?  封神结束,觉醒签到系统?  诡异降临?我靠吃boss升级  天心造化诀  开局被抢兽夫,我修仙征服全大陆  西游:我在西游捡宝贝  足球:神级中场!C罗梅西馋哭了  合约结束他离开,前妻带娃悔断肠  暴发户怎么了,有本事别求我啊  人在警界:步步高升  我修的可能是假仙  我真不是仙二代  再战江湖之拳霸诸天  我只会蹭热度啊!  不安分  

热门小说推荐
诡异:我真不是至高神!

诡异:我真不是至高神!

(不后宫,不套路,不无脑,多CP感情线,新概念无敌流,多人物交织,诡异美食丰富,诡异系,偏日常)落日之后的诡异世界,究竟隐藏着多少恐怖的生物?肆意游荡的死尸,诡异横行的街道,规则怪谈隐匿在阴影的死角。古神的低语,邪神的注视,与怪物的嘶号汇成混沌的乐章癫狂的王者用尸骸砌成怪物的乐土,恐怖的邪神赐下怪诞的...

抓鬼:我刘禅没有实力全靠关系

抓鬼:我刘禅没有实力全靠关系

关帝圣君,那是我亲二叔。三界大巡环使,那是我亲三叔。十殿阎罗的泰山王,那是我的臣子。关二爷送刀张三爷送妖兽,泰山王送阎君令。被万鬼追杀躲进赵云庙,让你们这群厉鬼见识一下三国最强清兵技能云大怒。...

人生如局

人生如局

从东南席卷而起的时代风云中,深处基层的萧峥无意中抓住一个机会,经历了从潜龙在渊到辉煌腾达的人生历程。...

失业办老年大学,我成叔姨心头爱

失业办老年大学,我成叔姨心头爱

林晴岚中了一亿大奖,绑定了老年大学系统。  这里的学生比老师都大,该有的一样不差。  模特队广场舞电竞班,更有非遗传承人亲自授课,还有特色的课程如何科学的应对婆媳关系如何正确对待隔...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