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哥,咋办呀”?张延龄哭丧着脸。
“我咋知道咋办啊,你猪啊,不会动脑子啊,脑子都喂狗了吗”?张鹤龄倒是暴跳如雷,进宫前的美好想法破碎,想到西山暗无天日的日子,顿时觉得人生了无生趣。
朱厚照实在是呆闷了,想出宫走走,于是径自前往乾清宫找弘治帝商量。
看到朱厚照进来,弘治帝笑呵呵的放下书本,“照儿,找父皇有事”?
“出宫?不许”!朱厚照来意一说,弘治帝马上一口回绝。
“父皇,儿臣在宫里很无聊啊,出去透透气,看看人间风景,不然儿臣如何增长见闻呢?父皇经常教导儿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帝者须懂得人间疾苦,可儿臣呆在这深宫里,如何体验人间百味呢”?
“...好吧,明日带你出宫”,弘治帝想了想,自己也很久没有微服私访,体验民情了。既然如此,趁这个机会出去透透气也好。
正月初十,朱厚照早早起床,穿上锦衣卫准备的衣服,就兴冲冲的带着刘谨和谷大用去乾清宫,弘治帝打扮成儒士模样,扎了个方巾,一袭白衣,外面披了大氅,温雅又不失沉稳。而朱厚照则是贵公子打扮,一身青蓝色的织锦缎,上面绣有各种花纹,外面罩着皮裘。萧敬也换成平时出宫用的常服,还有个身材魁梧的中年人站在弘治帝身旁,朱厚照好奇的上下打量,弘治帝牵起朱厚照的手,指着那个中年人说:“锦衣卫指挥使,牟斌牟大人”。
牟斌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卑职见过太子殿下”。
朱厚照忙伸手示意牟斌起身,弘治帝带着一行人自午门出宫,身后牟斌带着二三十人,周围更是影影绰绰,全是乔装打扮后的锦衣卫和东厂番子。午门前,已经搭起了巨大的花灯,形状似鳌,像一座小山,元宵节那天,如无意外弘治帝都会亲临现场,带着文武百官与民同庆,三日之内,此处景象歌舞升平,让人流连忘返。可别以为鳌山灯会只是用灯简单的堆叠,这可是一项非常花心血的艺术工程,整个鳌山是由上万盏的小彩灯做底座,这种小灯千光百色,映衬出一派祥和的场景。小灯之上则是由万紫千红的宫灯作为修饰,五彩玉栅栏般的花灯在最顶上簇成“皇帝万岁”四个字,显得熠熠生辉十分耀眼。
弘治帝带着朱厚照来到东安门外迤北大街(俗称东城),正月初十开始,一直到十六,这里就是京城最红火的地方,各地的客商和巧匠都会云集东城,将自己制作的花灯拿到这里售卖。在这短短的数天里,不仅是花灯制作工艺的比拼,也是经商实力的比拼。京城靠近灯市的商铺和住房,每年到了灯市开市的时候,租价就会翻番,要比平时贵上数倍,如果不是生意做得特别大的商人,轻易不敢问津。另外,灯的式样和工艺也是新颖繁多,有镶嵌珍玩珠宝的灯,也有从邻国或海外贩回来的灯,引来的观赏者络绎不绝。价格高的灯,一盏就要卖上千两银子。
东城里人群络绎不绝,孩童举着糖葫芦嬉闹着从身边呼啸而过,不少年轻人三五成群边走边聊,大街两旁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档口,全国奇珍货物荟萃,朱厚照左看右望,甚是好奇,感觉类似后世春节的花街,“这位老爷,您看看我的花灯,买个回去吧”,路过一个花灯档口时,档口老板开口叫停弘治帝等人,弘治帝看了一会,用询问的眼神看着朱厚照,对于花灯朱厚照兴趣缺缺,今天出来主要是想见识下明朝的春节,于是摇了摇头。
继续往前行,前面空地搭了个大大的舞台,却是戏班在此表演,春节期间,戏班的生意最为火爆,稍微出名的戏班在春节前基本就被有钱人家预订了,只有一些小戏班才会到这里卖戏。一行人走走看看,什么都没买,弘治帝看的是民情,朱厚照看的是景象。中午时分,弘治帝有些累了,遂找了间酒楼走了进去,牟斌跟掌柜要了个临近窗口的房间,“照儿,怎么样?跟去年相比,这里有什么变化吗”?弘治帝坐下来锤着腿问。
去年?朱厚照脑袋一片浆糊,只好支支吾吾答道:“父皇,去年儿臣只顾着玩,对这里的变化没怎么留意”。
弘治帝也不怪罪他,指着下面蜂拥的人群,“照儿,父皇第一次来这里时,这个大街没有多少铺子,也没多少人,这么些年来,这里一点一点的变化,店铺多了,人多了,大家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这些全赖父皇施仁政,体恤民生,善待百姓”。
弘治帝摇摇头,“照儿,民间疾苦不是一句空话。先帝大行前几年,大明各地农民起义不断,为什么农民会起义?因为活不下去了。为什么会活不下去?因为奸佞把持朝政,官员腐败,导致民不聊生。所以为帝为官者若是荒于政事,民间自是疾苦,他们活不下去了,就会让你也活不下去”。弘治帝指着下面的人群“其实他们要的很简单,有活干、有饭吃、有衣穿,你看,若是民不聊生,你还会看到这种景象吗”?
朱厚照认真的听着,联想明史,弘治帝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好皇帝,当初宪宗沉迷万贵妃,怠于政事,不理朝政,任由奸佞肆意乱政,驾崩后留下一个朝政紊乱,国力凋敝的江山给弘治帝。幸好弘治帝未因幼时经历而性情暴戾,反而宽厚仁慈,躬行节俭、重用贤臣、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用宽容与勤奋力挽狂澜,让已现衰退迹象的明朝得到了中兴。
弘治帝中兴了明朝,却过分宠爱朱厚照,致使朱厚照贪玩嬉戏,宦官乱政的现象再度出现,因此弘治帝十多年的努力成果化为乌有。想到这里朱厚照惭愧的低下头,虽然现在这具身体的灵魂已经不是原来的朱厚照,但想起史书上朱厚照的荒唐事迹,无地自容。
朱厚照抬起头,眼神熠熠,一字一顿道:“父皇,儿臣谨遵教诲,儿臣定认真学习,为父皇分忧”。
“哈哈,吾儿可教”,看着朱厚照认真的小脸模样,弘治帝开怀大笑。
朱厚照见弘治帝心情不错,便有心和弘治帝聊聊自己对一些朝廷政策的看法和观点,就算弘治帝不同意自己的观点,起码弘治帝会对自己有新的认识,朱厚照认真思考了一会,缓缓开口。“父皇,自从西山开了作坊和农场,为了弄清楚纳税,儿臣翻阅了我朝过往的税收记录,但有一个问题问题一直没想明白”。
“哦,说来听听”弘治帝饶有兴趣。
“父皇,正统年间至今,每年税收大约在二千五百万至二千六百万石之间。但查看黄册,田地和人口一直在增长,从父皇登基至今,人户由九百多万户增至一千一百二十多万户。按理说税收应该随着人口增长,但结果是基本没什么变化?如果说是天灾影响,但儿臣也去查了这几年,我朝并没有大的灾害发生,所以这段时日儿臣一直冥思苦想,寻觅答案”。
“唔”,弘治帝沉吟了一会,并未解答,反而问朱厚照找到答案了没有。
“儿臣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请父皇斧正”,朱厚照稍微整理下思路,“先说说我朝的税收政策,我朝的税收主要由田赋和商税组成,田赋十税一,商税是三十税一。儿臣思考田地的产出大致相同,十税一是合理的。但商税儿臣认为不合理,这里商人儿臣觉得要具体分开,一种是生产的商人,一种是买卖的商人。就像儿臣,在西山开作坊,搞生产,这个是要有生产费用的。买卖的商人基本做的就是无本生意,他们主要是左手买进,右手卖出。比如现在加盟奇珍异宝阁的那些商人,他们在儿臣这里买进货物,转手卖出去给别人,他不用生产,只做买卖。这两种商人按照三十税一纳税,儿臣觉得不合理,但不可否认,两者纳税都太低了”。
朱厚照喝了一口茶,继续说:“为什么不合理呢?还是拿儿臣来说,儿臣的作坊生产一面红木镜,所花的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费用,大约三十两一面”,说到这里,朱厚照下意识的瞟了弘治帝一眼,但弘治帝仿佛没有反应,只是不可置否的点点头。“但儿臣卖五百两一面自有我的道理,首先是试验费用,其一是做试验谁也不知道要试验多少次才能成功,其二是试验和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比如玻璃烧制次品多,最后是工匠的费用、店铺经营、店铺人员的费用。”。
“说正题,为什么觉得商税过低”?弘治帝似乎没什么耐心。
朱厚照吞了吞口水:“父皇,成本三十两一面,卖到五百两一面,如果说三十税一是按照五百两收税那还好说,可我朝收税是按成本收税,也就是我卖一面镜子纳税一两银子,扣除成本和税费,我净赚四百六十多两,就算扣除不可预见的损失,保守估计我都有四百两的纯利润”。
弘治帝思考了一会,用眼神鼓励朱厚照继续说下去,“父皇,我朝税收从太祖开始就以田赋为主,但田亩数就这么多,即使每年增加亩数也增加不了几个税收,商税又少,商税为什么少?轻商贱商!为什么轻商贱商就不说了,儿臣还是说税收,打个比方,农民耕种,获得粮食,除了自家吃以外,还多了很多粮食怎么办?古时候是以货易货,大家互相交换所需的物资。现在只能卖给商人,通过商人把这些多出来的粮食卖给需要的人,这样粮食就成了商品,商品需要流通才能产生效益,在这个流通过程中,所有人都得利,百姓通过卖粮获得银子,商人通过买卖赚取了差价,买粮的人能吃饱了。但唯独朝廷没有得利,朝廷在这个流通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监督作用,监督买卖公平公正的交易,不准强买强卖,监督商品的质量,监督交易价格等。如果百姓卖粮以次充好,商人吃了亏,那就要请官府裁决”。
“官府的人哪里来的,朝廷派来的,官府的人也要吃饭,但他又不耕田又不生产,他怎么生活?朝廷要给他发俸,以此养活全家。朝廷不发俸他们还愿意来做事吗?肯定是不愿意的。但朝廷也没有产出的,发给官员的俸哪里来?于是就有了税收,百姓耕种要纳税,商人买卖也要纳税。”朱厚照说着说着,怕弘治帝没听明白,突然扭过头对刘瑾说:“去跟掌柜的要笔和纸”。
等刘谨把笔和纸送来后,朱厚照在纸上画了一个小圈,注明税收,又画了两条支线,田赋和商税,各自注明现在的税率,“儿臣认为,田赋十税一目前是合理的,但儿臣也认为按照现在的田亩数,田赋实际是没收齐的,比如皇庄、藩王属地、士绅家族的土地,因为我朝优待士绅,就导致很多百姓为了逃税而把田地挂到士绅名下,这就是我朝田赋为什么田亩数增加了,田赋反而没有增加的缘故。这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商税,之前儿臣说过了商税太低,儿臣也打了比例,在整个商品流通过程中,商人得利最丰厚,但纳税最低,明显是不合理的,比如现在交了加盟费的那些商人,他们不用生产,只需在儿臣这边提货,红木镜五百两一面,转手八百两卖出去,纯利润三百两。因为税费在儿臣这里已经交纳了,他们不需再纳税,扣除运输成本,纯利润至少二百两”。朱厚照在纸上边写边画。“儿臣研究后,认为商税应该分开两种,一为生产税,以商品的制造成本纳税;二为经营税,以市场的交易价格纳税。像儿臣的作坊,首先要交生产税,十税一。生产出商品后儿臣开店销售,就要缴纳经营税,十税三”。
弘治帝有些不解,“按你所说,如何保证商人不逃税,就比如生产商品,为了逃税或少交税,故意把成本说低呢”?
重生之西部狂想 渡河人 巫妖奇迹 全球返祖:开局返祖张三丰 隐婚后云少总想套路我 傲娇陆总追妻记 高冷女总裁的呆萌女秘书 三国之我真的不是谋士 龙婿归来 南宋大相公 追天录 诸天云游僧 重生三国之曹家逆子 荒天绝仙 往前穿越一秒钟 不灭青莲 网游之开局秒升十级 大师姐又逼我做她道侣 从神迹中走出的强者 快来夺舍我
简介圈里人都知道,许诉跟她小姨一样,是个狐狸精。勾引男人不说,还整日一副清高模样。然而荒唐的事情过去,她却和顾家手眼通天的纨绔结了婚。人人都说,顾郁书怎么可能看得上她?就连许诉自己都以为,两人不过各取所需。直到某次宴会上,众人亲眼看见这个浑不吝的纨绔红了眼,抓着许诉的手腕许诉,能不能多爱我一点?原来他早就,蓄谋已久。...
关于被战神宠成宝的小王妃是玄学大佬传闻大景战神王爷晏玄翊身负七杀,煞气缠身,恐活不过而立之年。国师批命,他须娶天命贵女苍妍玲,才能破除命中死劫,化解七杀。大婚当日,嫁入王府的却是被拴在家畜棚子里与家畜一起养,又疯又傻,还克死全家的煞星苍云烟。七杀碰上煞星,都以为翊王夫妇不出几日就会命丧黄泉。殊不知一场替嫁,小可怜苍云烟豆芽菜身体里的神魂,成了意外魂穿至此,来自现代硕博连读考古系学霸云烟。她不仅拥有自带小世界的神秘珠子,还掌握捉鬼斗邪的高深玄术,懂得极为厉害的修炼之法。翊王把她当闺女养,去哪都带着她。想不到她扮猪吃虎,以自身高超的玄术,帮着翊王解决身边各种诡异事件,抽丝剥茧地弄清楚自己与翊王的命数真相。捉鬼斗邪,斩妖除魔,破除七杀,携手扭转命运。...
新婚之夜,新郎捏着她的下巴,恶狠狠的说,南语,不要妄想得到朕的心。一个月之后,他竟用堪比皇后之礼,迎娶他的皇贵妃,自此,她成为了后宫之中最大的笑话。当她在这后宫之中步步为营,只为保住父亲所说的皇后之位之时,却是一场更大的阴谋在等着她南语,你要记住,你南宫一族的后人,你要担起南宫一族的责任。南语,你是南宫一族仅存的后人,你怎么能委身于让你成为亡国之人的人。南语,杀了他,你就能为你南宫一族报仇了。南语,你连父亲的话都不听了吗?南语,你好大的胆子!魔蝎小说...
关于美人骨,山河娇大婚当日,青梅竹马的夫君南下赈灾,回来时失忆了,还另娶新妻,有了孩子。顾倾歌心中五味杂陈。起初他心有愧疚抱歉,我非有心负你,我只是忘了。后来他厉声斥责我知你怪我,但绾绾没错,她和善大度,不与你争,你这般咄咄逼人,太过恶毒。再后来,他埋怨你家人都要死绝了,绾绾和孩子会对你好,多两个关心你的人,有什么不好?顾倾歌心若死灰,一心和离。可后来,顾倾歌无意中发现,夫君的失忆是假的,青梅竹马十余载,不及贪婪心上生。顾倾歌手握长枪,愤然休夫。她将门娇女,离了谁,都可以堂堂正正好好的活。只是,她一转身就被残暴邪王缠上了。马车里,夜锦枭将她抵在车厢上,邪气勾唇,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倾歌,该回头了,青梅竹马伴你多年的,可不止他莫景鸿一个。...
男主女主的爱情故事里,经常会有一个不知好歹不懂珍惜的前任,通常她们会厚着脸皮来求男主复合,然后就是被男主女主各种打脸,她们是男主成功路上的踏脚石,她们是男主女主感情的催化剂接收剧情后的安兰冷哼一声,渣男滚一边儿去,姐姐独美魔蝎小说...
关于开局无敌长生,大帝都想拜我为师顾北尘穿越到浩瀚无垠的修仙界,却被困于不周山下十万载。梦游九州,俯瞰世间,幕后一手缔造不周山长生禁地。十万年前,他教出了一代荒帝,横扫六合!八万年前,他一手带大了人皇,大兴人族!三万年前,琴帝怒撼不周山,想当冲师逆徒。十万年过去了,不周山塌,大争之世启,已经无敌的顾北尘终于能下山了。我顾北尘乐天知命,贪恋这世间烟火气,不喜打打杀杀。你们最好别惹我。毕竟我的徒儿都有大帝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