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竹枝词原是古代巴蜀之地民歌演变而来的,在诗豪刘禹锡的大力推动下,成为影响深远的诗词题材,因此竹枝词多是吟咏风土人情的诗句,刘禹锡先后两次写过以竹枝词为题的诗句,其首次的九首中就偏向风土人情多点,后来的作品中风土人情的倾向较弱,在其竹枝词诗体中,从一位读者的角度来看,上面列的三首值得一读。刘禹锡作为中唐时期诗坛的顶流,被誉为诗豪,顾名思义他的诗句充满了豪迈之气,细细品读的佳作,是唐代文坛上最为豪气的,更是一位值得欣赏的大才子,是在“二十三年弃置身”的背景下依然乐观的大诗人,这些竹枝词则是他在贬的生涯中任职四川夔州刺史深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后而留下的作品。幼承庭训的刘禹锡,自小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聪明勤奋的他加上名师的指点,在弱冠之年前便开始游学长安,并在士林中享有声誉,更是和散文家柳宗元同年登科及第,后来与柳宗元一样,与永贞革新的一派人物相交甚近,也因为这场革新失败而面临贬谪生涯,在四川夔州任职的三年,也是他大量收集地方民歌的时间,随后将民歌演化成他的诗作。
在《竹枝词》中,刘禹锡写有一段序言,更确切的说,原本这段序言为正体,九首诗为附件,序号大意是在长庆二年正月,正式到四川夔州就任后,听到小巷里的儿童联袂演唱《竹枝》,吹短笛,击鼓来合节拍,唱歌的人扬起衣袖翩翩起舞,多唱为好,以前这里的百姓迎神时,唱的歌为地方俚语粗俗鄙陋,屈原来到此地后为他们创作了《九歌》,因此我也创作《竹枝词》九首,让善歌的人传播它,九首《竹枝词》附在序言后面,日后听巴中民歌时,可以知道当地民歌的变风的由来了。通过这段序言可知,刘禹锡学习屈原创作《九歌》的精神,将当地民歌的“下里巴人”成分,编制成“阳春白雪”传唱起来,也即将当地民歌改编成诗以便传诵,其中传诵较为经典的是“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简单来讲就是寓意男人薄情寡义,女人坚贞不渝,不知道四川古夔州地区是否还存留这个说法,而且给女性“批判”男人无情无义提供了最佳措辞,犹记得多年前,在表姐婚宴酒席中,有个女生脱口而出,你们男的“没心没肝没肺”,顺时无言以对,那时候的我尚未深入了解男女情爱之事,只能哈哈一笑,估计一些女性读者会代入自己的境遇,对此颔首称是。
《竹枝词九首其二》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九首诗作呈现的是夔州一带老百姓生活的风俗习惯、人情世故和男女爱情的,本组诗作中最为值得一品的是其第二首和第七首,这两首诗都是从描写自然景象出发,然后对其作拟人化艺术处理,是本组诗中艺术感最为巧妙的。“山桃红花”这首诗的主旨是诉说薄情郎的负心本质,男子负心现象是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在老一辈人脑海里,古装电视剧《包青天》中的陈世美,可能是负心郎的经典代表,陈世美代表着社会上常见的一种现象,因此才被文人演绎的入木三分,抛弃发妻而另娶权贵子女以求辉煌腾达的现象,无关古今,不分畛域,都是经常上演的故事,很多年几乎不见“批评”男子负心汉的电视或者旧闻,或许21世纪的男女讲求平等,当代很多女性照样可以舍弃家庭追求更好的男人,不过不管男女,对于这种情况还是批判的居多。前两句描写山桃红花开满了山头,蜀江的春水拍打着山崖向东流,描写都是当地的自然景象,然后将男子的情义比喻山桃红花,刚开始很浓烈,却容易衰败减退,将女子的愁情比喻蜀江春水一直向东流,女子对男子的爱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鱼玄机思念情人时所作的“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首次知道“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是欣赏短视频时,经验丰富的心理医生在宽慰遭男朋友抛弃的女子,甚是觉得这位医生的娓娓道来非常应景,身为男子没实践过“花红易衰”,所认识的女子被伤害的事例则有很多,而女子伤害男方的事例却只见于新闻报道,据个人所见所闻来讲,这首诗表达出来的寓意依然具备现实感,男子的薄情寡义多于女子。
《竹枝词九首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瞿塘嘈嘈”这首诗和“山桃红花”一样,先描写当地的自然景象,然后表达寓意,这两首诗都寓情于景,不过感情色彩不一样,“山桃红花”有可能完全是民歌演化而来,而“瞿塘嘈嘈”这首明显多与作者的仕途境遇有关,是个人遭遇的一种注脚。“瞿塘嘈嘈”诗中第二句“人言道路古来难”,让人容易联想到李白所言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从川蜀地理环境来讲,是容易成为独立王国的绝佳场所,但是却始终不能独立依存,古代的川蜀之地的确是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从古至今对中华文明有重要影响,在蒙元交替之时,蒙古铁骑无法从正面攻克南宋军民,于是改变战略方向先取四川后,进而顺利夺取湖北荆州,进而水路大军直捣南宋都城临安,在近代史中,川蜀之地因其独立的战略地位成为中国抵抗外敌的大本营,更是为最终战胜外敌输送了成千上万的子弟兵,从这句诗的寓意来看,则与辛弃疾所作的“别有人间行路难”具有类似的意象。“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是这首诗的核心,从通俗易懂的语言来看,人心比瞿塘峡的激流还要凶险,而人间世道“等闲平地”也会是无端端的起波澜,形容人世间的艰难险阻,是作者遭遇敌人无故诬陷和无情打压后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诗人也是在遭遇多年的贬谪生涯,壮志难酬的背景下深感仕途艰难,凶险万千,因而寓意此诗表达内心的愤慨。这首诗的比喻巧妙,寓意精辟,将抽象道理具体形象化,结合四川夔州之地的当地民歌,的确容易达到传诵的功效,这也贴合作者所写的序言,一来将“人心不古”的社会现象演化成民歌传唱,二来为自己的遭遇鸣不平,感叹人心难测和世事险恶。
《竹枝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的竹枝词系列诗中,最为流传甚广、津津乐道的诗句为“东边日常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诗是作者在四川夔州竹枝词歌谣的基础上,结合唐诗格律韵调而写下的一首带有浓郁民歌风情的诗。这首诗初读前两句“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时,还以为是描写送别的诗句,它和诗佛王维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客舍青青柳色新”和诗仙李白的送别诗《赠汪伦》中的“忽闻岸上踏歌声”似曾相识,或许是作者在创作该诗时见到看到类似景象进而化用两位前辈的诗句,化用前辈的诗句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现象,化用的巧妙得当,用现代话术来讲则谓之创新,本质来讲,创新也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增添点“花样”,据说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化用了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虞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这便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绝佳诠释,不仅如此,虞信的诗句早已湮没,而王勃的诗句依然流传甚广。“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给我一种“不知所谓”的错觉,至今未能清晰的领会这两句的蕴意,然而朗诵它起来,能够感觉到它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美感,一边日出一边下雨在梅雨季节倒是众人可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雨天、艳阳天交织的时刻,你该认为这是雨天还是晴天呢,给读者自行遐想的空间,其次晴与情谐音,起到一语双关的艺术效果,巧妙的将天晴和爱情八竿子打不着的事物链接起来,具有强烈的美感,想必这也是美学领域追求的一种形态。
本是四川夔州的民风歌谣,在诗豪刘禹锡的“改造下”成为流传甚广的一类诗词体裁,对后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中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最为经典,自然也是他的代表作,值得多朗诵品味。
穿成老妇后,收获养成系权臣 前妻难哄,沈总求娶请排队 天选救世主,我在怪谈里躺赢 满门恋爱脑,唯我一心飞升 神女重生,靠摆烂成了三界顶流 擎天霸王诀 武神风暴 临界点 一念关山:强取豪夺小侯爷 听见海棠花开的声音 逆天武神,你管这叫寒门子弟? 关于我穿越到同名女主身上这件事 我的师兄们有病但很强 直播算命我在真假千金文里杀疯了 吾凰万岁 炮灰觉醒意识后,哥哥们后悔了 被渣男欺骗的我反手捣毁tk集团 末世天灾,囤货百亿全员当恶人 小师妹发疯后,师兄人设全崩了 炮灰师姐怎么了?照样逼疯女主!
魔蝎小说...
...
...
刘嫚从古代穿越到现代,穿前身无分文,穿后依然为钱所困,为了生计,她从网红做起,倒卖商品晒晒猫咪秀秀自己的小才艺,一不留神,成为全能巨星。新书穿越全能学霸同步连载中...
关于末世姐靠0元购拐走满级大佬蓝峥是个苦逼打工人。周六加班竟然意外开启了双向穿越系统,来到高温末世!哪成想开局就要被压成人肉干?生死关头好不容易觉醒异能,以为能成就传奇人生,结果又被告知她的异能在觉醒者里是最垃圾的!算了算了!蓝峥索性开启躺平人生,在两个世界穿梭做个中间商。末世缺啥我补啥!末世不要的咱通通带回老家,就这么一通倒买倒卖,蓝峥终于在现实世界成了雄踞一方的小富婆。奈何苍天无眼啊!末世觉醒者聚集地强行征兵!蓝峥榜上有名。命运再次给蓝峥开了个玩笑,她被分到了死亡率97的外勤小队!怎么的?就是赤裸裸的针对呗?在末世当个安稳的小富婆就这么难吗?不行!谁也不能挡了咱发家致富的路!...
唐画,一个末世全能型的女战神,跟变异王同归于尽后来到地府,阎罗王既然让她去六十年代,还让她去把一个被男女主搞的人荒马乱年代给整回正途,她不干,坚决不干,阎王无法直接让她灵魂重生到了那个年代,婴儿??吃喝拉撒不能自理的婴儿?气得她想骂街,原来这是个平行年代,等她了解整个年代的始末后,只呼天道眼睛是被屎糊住了。无法,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