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3章 于去恶(第1页)

北平陶圣俞,名下士。顺治间,赴乡试,寓居郊郭。偶出户,见一人负笈劻勷,似卜居未就者。略诘之。遂释负于道,相与倾语,言论有名士风。陶大说之,请与同居。客喜,携囊入,遂同栖止。客自言:“顺天人,姓于,字去恶。”以陶差长,兄之。于性不喜游瞩,常独坐一室,而案头无书卷。陶不与谈,则默卧而已。陶疑之,搜其囊箧。则笔研之外,更无长物。怪而问之。笑曰:“吾辈读书,岂临渴始掘井耶?”一日,就陶借书去,闭户抄甚疾,终日五十余纸,亦不见其折叠成卷。窃窥之,则每一稿脱,辄烧灰吞之。愈益怪焉。诘其故,曰:“我以此代读耳。”便诵所抄书,顷刻数篇,一字无讹。陶悦,欲传其术。于以为不可。陶疑其吝,词涉诮让。于曰:“兄诚不谅我之深矣。欲不言,则此心无以自剖;骤言之,又恐惊为异怪。奈何?”陶固谓:“不妨。”于曰:“我非人,实鬼耳。今冥中以科目授官。七月十四日奉诏考帘官;十五日,士子入闱,月尽榜放矣。”陶问:“考帘官为何?”曰:“此上帝慎重之意,无论鸟吏鳖官,皆考之。能文者以内帘用,不通者不得与焉。盖阴之有诸神,犹阳之有守令也。得志诸公,目不睹坟、典,不过少年持敲门砖,猎取功名;门既开,则弃去。再司簿书十数年,即文学士,胸中尚有字耶!阳世所以陋劣幸进,而英雄失志者,唯少此一考耳。”陶深然之,由是益加敬畏。

一日,自外来,有忧色,叹曰:“仆生而贫贱,自谓死后可免;不谓迍邅先生,相从地下。”陶请其故,曰:“文昌奉命都罗国封王,帘官之考遂罢。数十年游神耗鬼,杂入衡文,吾辈宁有望耶?”陶问:“此辈皆谁何人?”曰:“即言之,君亦不识。略举一二人,大概可知:乐正师旷、司库和峤是也。仆自念命不可凭,文不可恃,不如休耳。”言已怏怏,遂将治任。陶挽而慰之,乃止。至中元之夕,谓陶曰:“我将入闱。烦于昧爽时,持香炷于东野,三呼去恶,我便至。”乃出门去。陶沽酒烹鲜以待之。东方既白,敬如所嘱。无何,于偕一少年来。问其姓字,于曰:“此方子晋,是我良友,适于场中相邂逅。闻兄盛名,深欲拜识。”同至寓,秉烛为礼。少年亭亭似玉,意度谦婉。陶甚爱之,便问:“子晋佳作,当大快意。”于曰:“言之可笑!闱中七则,作过半矣,细审主司姓名,裹具径出。奇人也!”陶扇炉进酒,因问:“闱中何题?去恶魁解否?”于曰:“书艺、经论各一,夫人而能之。策问:‘自古邪僻固多,而世风至今日,奸情丑态,愈不可名,不惟十八狱所不得尽,抑非十八狱所能容。是果何术而可?或谓宜量加一二狱,然殊失上帝好生之心。其宜增与否与,或别有道以清其源?尔多士其悉言勿隐。’弟策虽不佳,颇为痛快。表:‘拟天魔殄灭,赐群臣龙马、天衣有差。’次则‘瑶台应制诗’、‘西池桃花赋’。此三种,自谓场中无两矣!”言已,鼓掌。方笑曰:“此时快心,放兄独步矣;数辰后,不痛哭始为男子也。”天明,方欲辞去。陶留与同寓,方不可,但期暮至。三日,竟不复来。陶使于往寻之。于曰:“无须。子晋拳拳,非无意者。”日既西,方果至。出一卷授陶,曰:“三日失约,敬录旧艺百余作,求一品题。”陶捧读大喜,一句一赞;略尽一二首,遂藏诸笥。谈至更深,方遂留,与于共榻寝。自此为常。方无夕不至,陶亦无方不欢也。

一夕,仓皇而入,向陶曰:“地榜已揭,于五兄落第矣!”于方卧,闻言惊起,泫然流涕。二人极意慰藉,涕始止。然相对默默,殊不可堪。方曰:“适闻大巡环张桓侯将至,恐失志者之造言也。不然,文场尚有翻覆。”于闻之,色喜。陶询其故,曰:“桓侯翼德,三十年一巡阴曹,三十五年一巡阳世,两间之不平,待此老而一消也。”乃起,拉方俱去。两夜始返,方喜谓陶曰:“君不贺五兄耶?桓侯前夕至,裂碎地榜,榜上名字,止存三之一。遍阅遗卷,得五兄甚喜,荐作交南巡海使,旦晚舆马可到。”陶大喜,置酒称贺。酒数行,于问陶曰:“君家有闲舍否?”问:“将何为?”曰:“子晋孤无乡土,又不忍恝然于兄,弟意欲假馆相依。”陶喜曰:“如此,为幸多矣。即无多屋宇,同榻何碍。但有严君,须先关白。”于曰:“审知尊大人慈厚可依。兄场闱有日,子晋如不能待,先归何如?”陶留伴逆旅,以待同归。次日,方暮,有车马至门,接于莅任。于起,握手曰:“从此别矣。一言欲告,又恐阻锐进之志。”问:“何言?”曰:“君命淹蹇,生非其时。此科之分十之一;后科桓侯临世,公道初彰,十之三;三科始可望也。”陶闻,欲中止。于曰:“不然,此皆天数。即明知不可,而注定之艰苦,亦要历尽耳。”又顾方曰:“勿淹滞,今朝年、月、日、时皆良,即以舆盖送君归。仆驰马自去。”方忻然拜别。陶中心迷乱,不知所嘱,但挥涕送之。见舆马分途,顷刻都散。始悔子晋北旋,未致一字,而已无及矣。

三场毕,不甚满志,奔波而归。入门问子晋,家中并无知者。因为父述之,父喜曰:“若然,则客至久矣。”先是,陶翁昼卧,梦舆盖止于其门,一美少年自车中出,登堂展拜。讶问所来,答云:“大哥许假一舍,以入闱不得偕来。我先至矣。”言已,请入拜母。翁方谦却,适家媪入白:“夫人产公子矣。”恍然而醒,大奇之。是日陶言,适与梦符,乃知儿即子晋后身也。父子各喜,名之小晋。儿初生,善夜啼,母苦之。陶曰:“倘是子晋,我见之,啼当止。”俗忌客忤,故不令陶见。母患啼不可耐,乃呼陶入。陶呼之曰:“子晋勿尔!我来矣!”儿啼正急,闻声辄止,停睇不瞬,如审顾状。陶摩顶而去。自是竟不复啼。数月后,陶不敢见之,一见,则折腰索抱;走去,则啼不可止。陶亦狎爱之。四岁离母,辄就兄眠;兄他出,则假寐以俟其归。兄于枕上教《毛诗》,诵声呢喃,夜尽四十余行。以子晋遗文授之,欣然乐读,过口成诵;试之他文,不能也。八九岁,眉目朗彻,宛然一子晋矣。陶两入闱,皆不第。丁酉,文场事发,帘官多遭诛谴,贡举之途一肃,乃张巡环力也。陶下科中副车,寻贡。遂灰志前途,隐居教弟。尝语人曰:“吾有此乐,翰苑不易也。”

异史氏曰:“余每至张夫子庙堂,瞻其须眉,凛凛有生气。又其生平喑哑如霹雳声,矛马所至,无不大快,出人意表。世以将军好武,遂置与绛、灌伍,宁知文昌事繁,须侯固多哉!呜呼!三十五年来何暮也!”

[今译]

北平陶圣俞是个小有名气的秀才,顺治年间,准备参加省里的科举考试,寄住在城郊。一天,偶然出门散步,见一个身背书箱的人在路上徘徊观望,好像还没有找好住处。陶生走过去询问,那人便把书箱放在路旁,彼此坦诚地交谈。那人谈吐颇有些名士风度,陶生很高兴,就请他和自己住在一起。那人也欣然同意,当即提起书箱进了屋里,与陶圣俞一起同吃同住。客人自我介绍说:“我是顺天府人,姓于,名叫去恶。”因为陶生年龄稍大些,他就把陶生称作兄长。

于去恶不爱出外游览,经常独自坐在屋里,但是桌上没有书。陶生不和他聊天,他就默默地躺在那里。陶生对他的举止不免有些疑惑,暗中查看他的书箱,除了笔墨砚台之外,没有别的东西。陶生觉得很奇怪,问他,他笑笑说:“咱们读书,怎能等到口渴时才掘井呢?”

一天,他向陶生借了一部书,关起房门便飞快地抄写起来,从早到晚抄了五十多张纸,也没见他折叠起来装订成册。陶生偷偷扒窗往里一看,只见他每抄完一篇,就把它烧成灰吞到肚子里去。这举动使陶生越发感到惊奇,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我用这个办法代替读书呀!”说罢,就背诵他所抄写的文章,一会儿背了好几篇,竟然没背错一个字。陶生很高兴,求他传授这种法术,于去恶却说不能传授。陶生怪他吝啬,话里带着谴责的口气。于去恶说:“老兄实在太不能谅解我了。想不跟你说实话,我的心又无法掏出来给你看;唐突地向你说了吧,又怕你吃惊,认为我是妖怪。这该如何是好?”陶生固执地说:“你尽管说,没有关系。”于生只好说:“我不是活人,是个鬼啊!现在阴间也实行科举考试选拔官吏,授给官职,七月十四日奉上帝的旨意考选帘官,十五日秀才进入考场,月底就放榜了。”陶生问:“为什么要考帘官呢?”他说:“这是上帝慎重对待科考的意思,凡属考官,不论是鸟吏还是鳖官,都得考一考。有文才的人才能担任考官,不通文墨的就不得参与此事。阴间有各种各样的神,就像阳间有太守和县官一样。那些得志的人,眼睛不看‘三坟、五典’,虽然读过一点书,不过是青年时代拿它当作敲门砖,猎取功名。敲开官门以后,就扔掉了;做了十几年官,成天阅览的是公文簿册,即使原来是文学士的,胸中还能剩下多少墨水呢!阳世间之所以不学无术的人能够侥幸考中,满腹经纶的英雄人物反而郁郁不得志,就是因为缺乏对考官的考试啊!”陶生认为他说得很对,所以对他更加敬重了。

一天,于去恶从外面回来,神色忧郁,长吁短叹地说:“我生前贫穷卑贱,自以为死后就能免受这种苦恼;没想到那个倒霉鬼竟也跟着我来到地下。”陶圣俞问他为什么说出这样一些话,他说:“文昌帝君奉玉皇大帝的命令,到都罗国封王去了,因此对考官的考试也就被取消了。这样一来,那些在阴间游荡几十年,学问枯竭的游神瞎鬼都混进来审阅考卷,我们这些人还能有什么希望呢?”陶生又问:“他们都是谁?”他说:“我就是说出来,你也不认识。随便举一两个人,大概就可想而知了:盲乐官师旷,掌官钱库的和峤。我想自己的命运不足为凭,依赖文章也不可靠,不如干脆不考算啦!”说罢,心中闷闷不乐,就要收拾行李往回走。陶生拉住他,一个劲安慰他,他才留下了。到了七月十五的晚上,于去恶对陶生说:“我就要进考场了。请你在天亮时,在东郊外点上一炷香,呼喊三声‘于去恶’,我就会来的。”说完就跨出房门走了。陶生买了酒,烹了鱼等候着。东方刚刚放亮,陶生便按照于生所说的那样做,然后恭敬地站在那里等候。不一会儿,于去恶同一位年轻人一块来了。问那人姓名,于去恶说:“这是方子晋,我的好朋友,刚才在考场里遇到的。他久仰兄长的大名,很想拜访你。”三个人一同回到住所,点上香烛,互相行了见面礼。年轻人亭亭玉立,态度谦和温婉,陶生很喜欢他。便问:“子晋的文章一定写得很好,这次考试应该很得意吧?”于去恶说:“说来可笑!考场里的七道题,他已经做了大半;可是当他得知主考官的姓名时,就立即包起文房四宝,径直退出考场。真是一位奇人。”

陶生扇旺炉火,把酒烫热,给两位客人斟了酒,乘机问道:“考场里出的是什么题?去恶能不能考中头名解元呢?”于去恶说:“书艺、经论各出一道,写了两篇八股文,这是人人都会做的。‘策问的题目是:‘自古以来,奸邪之事固然很多,时至今日,世风更坏,奸情丑态,更不可名状。不仅打入十八层地狱也不能尽其罪,而且十八层地狱也容纳不下全部罪犯。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种局面呢?有人说,应该根据需要,再增加一两层地狱,但这样做,显然违背了上帝爱护生灵的仁心。究竟该不该增加,或者还有别的正本清源的办法,你们这么多读书识理的人,应该畅所欲言,不要隐讳自己的观点’。小弟对‘策问’虽不擅长,但是答得还是比较痛快。‘表’的题目是‘拟天魔殄灭,赐群臣龙马天衣有差’。而后是‘瑶台应制诗’和‘西池桃花赋’。这三种诗文,我自认考场里没有人能比得上我。”说完他得意地鼓掌大笑。方子晋笑着说:“这时候你称心如意,好像超群出众了;几天以后,你不痛哭流涕,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男子汉呢。”

天亮以后,方子晋想要告辞回去。陶圣俞挽留他和自己住在一起,方生没答应,只好约定晚上再来。三天过了,方生竟然没再来,陶生请于生去找他。于生说:“不必。子晋为人重信用,不是一个无情无义的。”太阳偏西时,方生果然来了。他拿出一卷纸,交给陶生说:“我失约三天没有来,抄录过去写的八股文一百多篇,请你品评。”陶生捧在手里一读,高兴极了,读一句,赞美一句,大略地读完一两篇,就藏进了竹箱子。三个人畅谈到夜静更深,方生便留下来和于生同床而睡。从此就习以为常。方生没有一个晚上不来,陶生要是见不到方生就觉得不畅快。

一天晚上,方生慌慌张张地跑来对陶生说:“地府已经发榜,于五哥落第了!”于生正躺着,一听这话,吃惊地坐起来,落下了伤心的眼泪。两个人一个劲劝解,他才止住了哭。但是默默相对,场面很难堪。方生说:“我刚才听说巡环大使张桓侯快要来了,只怕是失意的人编造的谣言;不然的话,这场考试兴许还会有反复。”于生一听,脸上立刻露出笑容。陶生问他高兴的原因,他说:“桓侯张翼德,每三十年到阴曹地府巡视一次,每三十五年到阳世间巡视一次,阴阳两界的不平之事,等这位老英雄来消解一下。”说完就站起来,拉着方生一起走了。

过了两夜,他们才返回来,方生高兴地对陶生说:“你不向五哥表示庆贺吗?桓侯前天晚上来了,把地府黄榜撕了个粉碎,榜上的名字只留下三分之一。他重新审阅一遍落选的卷子,看了五哥的卷子很高兴,推荐五哥做了交南的巡海使,接他上任的车马早晚就要到了。”陶生非常高兴,置办酒菜,为他庆贺。喝过几遍酒,于生询问陶生:“你府上有闲置的房子吗?”陶生问他:“你要做什么用?”他说:“子晋孤苦伶仃,无家可归,对你又恋恋不舍。我想借一间房子给他住,也好和你互相依靠。”陶生高兴地说:“如果能这样,我真是太荣幸了。即使没有空房子,同床也不妨呀!只是家里有父亲,必须先回去禀告一声。”于生说:“我早已知道令尊大人慈祥厚道,可以投靠。你的试期还远,子晋如果不能等待,让他先回去怎么样?”陶生挽留子晋住在旅店里做伴,等考完一同回去。

第二天,天色刚晚,就有车马来到门前,迎接于去恶去上任。于生站起来握着陶生的手说:“我们就要分别了,有一句话想对你说,又怕影响你锐进的志向。”陶生问他:“你要说句什么话呢?”他说:“你命里注定困顿,生不逢时。这一科只有十分之一的希望;下一科桓侯检查阳世的考场,公道才开始抬头,你被录取的希望也只有十分之三:等到第三科,你才有希望考中。”陶生听到这话,便打算暂不参加考试。于去恶说:“你不能这么做,这都是命里注定的。即使明明知道考不上,但命中注定的艰难困苦,还是要一次次地经历完了才行。”又瞅着方生说:“你不要在此停留了,今天年、月、日、时辰都很好,就用我的轿子送你回去。我自己骑马去上任。”大家才都很高兴地拜别。

陶生心慌意乱,不知嘱咐什么才好,只是擦着眼泪出去送别。看见轿马各奔各的路,一下子都散了,这才后悔让子晋北上回家,却一个字也没有给父母捎去,但是已经来不及了。陶生考完三场,果然考得很不满意。他急忙赶回老家,进门就问方子晋来了没有,但家里人都不知道这个人。因而就对父亲讲了这件事的前后经过,父亲高兴地说:“假如真是这样,客人到此已经很久了。”

原来,前几天,陶生的父亲正在睡午觉,梦见一乘打着伞盖的轿子停在门前,从里面走出来一位英俊少年,登堂后就向他鞠躬参拜。陶父惊讶地问他从哪里来,回答说:“大哥答应借给我一间房子,因为他要应考,不能和我一起回来,我就先来了。”说完,请求进后堂拜见母亲。陶父正在谦让谢绝的时候,恰好有个仆妇来报告说:“夫人生了一位公子啦!”陶父这才突然惊醒,感到很惊奇。如今听了陶生说的话,恰好和梦境相符,才知道这孩子就是方子晋的后身,父子俩都很高兴,就给他起名叫小晋。

小晋刚一生下来,就一到夜晚哭个不停,母亲很是烦恼。陶生说:“如果真是子晋托生的,我去见了他,就一定不哭了。”但是当地的风俗禁忌生人进产房,以免冲犯,所以不让陶生进去看。后来孩子哭得母亲实在无法忍耐,只好让陶生进去看看。陶生哄着孩子说:“子晋,不要这个样子!我回来了!”小晋哭得正紧,听到这声音,哭声马上就停止了。他目不转睛地看着陶生,好像要认真看个仔细。陶生摸摸他的头顶就走了。从此以后,小晋竟然再也不哭了。

几个月以后,陶生竟不敢看他了:一旦看见了,他就弯着腰要他抱;一走开就哭个没完没了。陶生也很喜爱他。他四岁就离开母亲,就跟着哥哥睡觉;遇到哥哥外出,他就闭上眼睛假睡,等哥哥回来。哥哥躺在枕上教他读毛诗,他居然能咿咿哑哑地读下来,每天晚上能背诵四十多行。把子晋遗留下来的文章教给他,他读得尤其起劲,读一遍就能背下来;用别的文章试他,他就不能过口成诵了。

后来,陶生参加两次乡试,都没有考中。丁酉那一年,考场营私舞弊被揭露了,考官多数被杀了头,科场里的歪风邪气得到整顿,这全仗张桓侯的力量。下一次乡试,陶生名列副榜,很快就做了贡生。这时,陶生已对前途心灰意冷,隐居在家里,教弟弟读书。他曾经对人说:“我有这种乐趣,给个翰林的官职也是不换的。”

异史氏说:“我每次到张飞庙的时候,看他浓眉环眼,燕额虎须,威风凛凛,气概非凡。回想他生前的怒声叱喝,声如霹雳,手持丈八蛇矛,骑马驰骋疆场,所到之处无不人心大快,出人意想之外。世人相传,认为将军好武,就把他同勇武无文的周勃、灌婴放在同等地位;哪里知道,文昌帝君事务繁忙,需要桓侯的地方还很多呢!唉!三十五年才巡视一次阳世,未免太久了!”

鸿蒙剑尊  从2008开始  娇软美人在年代文里被甜宠了  万古最强外挂系统  别惹我,我只想摸鱼  网游之丧尸召唤师  剑烬  四合院:最强反派许大茂  世界的真相,你了解吗?  全民领主:我在万界铸天庭  反战荣光  寒纪末世笔记  心外  我的篮球视界与众不同  美漫里的无限奖励  都市神武医仙  团宠小奶包,她是天道亲闺女  我和我的人偶妹妹们  大宋镇官使  刑警在办案,弟弟别捣蛋  

热门小说推荐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关于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齐天穿越成为崇连坐馆,更是激活大亨系统。可齐天却发现,自己的手下居然全都是卧底。爆薛卓sir放心,我一定会找到齐天的犯罪证据。陈永仁齐天可是崇连坐馆,还能是清白的?拉菲哥找不到犯罪证据?难不成我还不会栽赃吗?阿力长官我要退出,天哥带我都快赚了三个亿了!志成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天哥什么也没做就成港圈教父了?方丽娟长官能不能不要再让我卧底了,再卧底我就要成大嫂了!其他势力听闻此话更是苦不堪言。蒋天生他什么也没做,那你告诉我洪兴是怎么垮的?骆驼这家伙一不走粉二不卖艺,怎么赚钱能力那么快?大D天哥说要让我当和联胜坐馆,你觉得我信邓伯还是信天哥?连浩龙大哥别打了,以后我们忠义信全听你的!...

悠闲的法师之路

悠闲的法师之路

无cp除夕夜,陈眠被选中,成为蓝星上千年来唯一的一个世界网玩家,她选择走上了法师的凡之路。隐居海岛,与一只幽灵犬相伴,学习神奇的法术,来往多姿多彩的任务世界,对付各种稀奇古怪的生物,认识洪荒大世界各位面的人族精英。本文dnd架构,有属性数据,主线升级打怪做任务,任务自由性比较高,所有的能力都要自己学习,无各种极品。...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穿越兽世,漂亮小雌性可咸可甜

穿越兽世,漂亮小雌性可咸可甜

皇甫盈盈清明节去给父母扫墓,因为救一个婴儿被车撞了。家里关系硬,爸妈都是有大功德军人。神给她一次重生的机会。可不是说把她复活到一颗类似蓝星一样的星球吗?为什么她到了兽世,还是那种雄多雌少的兽世!什么,一个雌性可以拥有无数伴侣?而雄性只能有一个。皇甫盈盈一开始你别过来啊!当各种各样的美男为了她的宠爱百花齐放。好...

被迫和一生之敌联姻后

被迫和一生之敌联姻后

妹妹逃婚后,被流放了六年的安斯艾尔作为帝国硕果仅存的Omega被勒令替她前往联盟联姻。而对象正是当年把自己送上审判庭的联盟上将李登殊。人生体验从我的妹妹要嫁给我那一生之敌变成了我要替我妹妹嫁给一生之敌,一时竟说不出哪种更操蛋一点。毁灭吧,赶紧的。魔蝎小说...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