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百四十七章 去(第2页)

‘岁漕江南四百万石,而江南则岁出一千四百万石。四百万石未必尽归朝廷,而一千万石常供官、旗及诸色蠹恶之口腹。’

陆世仪的这段话很好理解:大清规定的“漕粮”正式税额是四百万石,但是老百姓们实际要负担的税额却高达一千四百万石,比之定额足足多出了一千万石,三倍于定额!

因为大清上三旗的老爷以及下五旗的奴才们都需要普通百姓养活,而麻子哥那一家子所谓的“皇族”人口以及八旗老爷们的数量又逐年膨胀,需要更多的财力物力供养,这样一来就肯定要多收银子,偏偏麻子哥又玩了一手“永不加赋”,彻底堵死了加赋的路子。

当然,这点小事儿肯定是难不倒我大清的皇帝和官老爷们的——不能加赋就不加赋,直接搞“税外收费”来补窟窿不就行了?

朱皇帝又接着说道:“除了大清时期的赋税之外,伱们应该也听说过一个词儿叫做养廉银吧?”

众所周知,大清官老爷们的俸禄是比较“微薄”的,一个正一品的内阁大学士一年的工资也不过是一百八十两白银,另外加一百八十斛大米,从四品知府的俸禄是一百零五两白银,加一百零五斛大米,等到正七品的知县,俸禄就只有四十五两白银加外四十五斛大米。

真心“微薄”——凡是看过成书于钱聋年间的《红楼梦》的童鞋们应该都知道,书中的刘姥姥说二十多两银子,够她家用一年。

以刘姥姥为例:刘姥姥家是一个典型的五口之家,包括刘姥姥、刘姥姥的女儿、女婿、外孙子板儿和外孙女青儿,一家生活在京城边上的农村,女婿的祖上是京官,虽然家道中落但是却也雇有长工,这样一个家庭一年的花销也不过是二十多两银子。

正七品官老爷一年四十五零白银的收入,已经两倍于一个五口之家。

当然,毕竟是官老爷嘛,正七品的县官又是一县之长,手里握着一大堆权利摆,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多,要说一年只拿四十五两白银的俸禄也确实有点儿颤碜,捞几个小钱花花也算是应有之意。

那么问题来了:大清定下的俸禄不够高却又需要官老爷维持住脸面,所以官老爷们需要捞钱,捞钱就只能往百姓的口袋里伸手,百姓被薅光了活不下去就会造反,百姓一造反又会影响到大清的脸面。

这踏马不成死循环了吗?

为了保证大清的脸面,为了打破这个死循环,庸挣一拍他那光溜溜、能当灯光使的脑门子,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养廉银。

最富庶的两江总督一年发放三万两白银做为养廉银,穷一点儿的四川总督一年也有一万三千两,知府的养廉银根据地域一般是一千五百两到三千两之间,知县的养廉银一般是六百两到两千两百两之间,除此之外,还有火耗等其他收入。

地方的官老爷们能拿到这个数儿,朝廷的官员又能拿到什么?

表面上来看,朝廷的官员只能拿到双倍的工资,然而实际上却不止如此,比如说地方官员要办事,就得先拿钱给部院的尚书等其他朝廷官官,其中公开的项目就有“冰敬”、“炭敬”等。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连清廉的知府干上三年都能有十万两银子,那些不怎么清廉的知府老爷们就更不知道有多少收入了。

朱皇帝又接着说道:“这笔钱是从哪儿来的?包括那些乱七八糟的什么火耗、耗陷,这些又都是从哪儿来的?到底是官老爷们自掏腰包,还是从老百姓的口袋里搜刮来的?”

这是明摆着的事儿。

如果需要官老爷们自掏腰包补齐火耗、耗陷,那么带头造反的绝对不会是那些活不下去的普通老百姓,也绝对不会是什么天地会、洪门之类的,更不会是什么“前明余孽”,而是官老爷们!

眼见一众生员们都陷入了沉思,朱皇帝却只是呵的笑了一声,又对之前嘲讽一众生员的老农说道:“老丈再给这些蠢蛋们说说开荒的事儿?要不然,恐怕这些蠢蛋还以为随便荒地就能耕种。”

老农冷哼一声,咂吧了两口烟袋锅子之后说道:“陛下让俺说,那俺就说说。”

“开荒这种事儿可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开好的,它需要全家老老少少一起上阵还需要花上一两年三四年的时候,搞不好还要赔上性命的大事儿。”

“别人不知道,俺可太知道了,因为俺爷爷就是带着俺爹逃难到的崔各庄,他老人家一边给人当佃户、扛长工一边开荒,开了足足三十年才算是开出来十五亩荒地,俺爷爷不到五十就咳血咳起了,俺奶奶也被饿死了。”

说到这儿,老农忽然瞥了一众生员们一眼,问道:“你们知道俺爷爷他老人家为什么一定要开荒地不?”

见一众生员们的脸上挂满了迷茫之色,老农却是呵的笑了一声道:“因为以前都讲究以地看人,你哪怕只有属于你自个儿的半亩地,别人也能把你当个人看,可你要是连半分地都没有,那你就是流民,别人和你打交道都没有意义,因为说不定哪天你就全家饿死了。”

“老汉我姓崔,俺爷爷也姓崔,要不然也不会落在崔各庄,可是我明着告诉你们,在俺爷爷开出那片荒地之前,俺们家在崔各庄就是外人,村子里有个婚丧嫁娶啥的都没人过来知会一声,直到俺爷爷开出来一亩荒地,俺们一家才算是彻底融进了崔各庄。”

“恁这些娃子们也不用寻思着拿钱买地,因为地这个东西对于咱老百姓来说就是一家人的命根子,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没人愿意卖,就算是有人卖也轮不到你们买。”

听着崔老汉的话,朱皇帝忽然很想笑。

(本章完)

诸界第一因  综武:我在大宋当皇子  我的东京大小姐  梦魇探员  倾柠之双世恋  人在东京,妖魔榜第一  我上就我上  神光落万里  收魂人  寒下沙  诡道修仙:我能豁免代价  诸天之苦海亿万重  洪荒:苟到圣人,我快藏不住了  原神:我黑进了提瓦特地脉  传奇机长:回归  日本的非人小姐姐有点可爱  分手后我被三个哥哥团宠了  上饶  科研大佬从相亲走错桌开始  你是行之所想  

热门小说推荐
蛇皮嫁衣

蛇皮嫁衣

三岁我浑身烧伤,命悬一线,是奶奶剥下一张蛇皮救活了我。从此,我身边多了一个看不见的阴老公他说,我的命是他给的,穿了他的蛇皮嫁衣,我就是他的人,但凡我敢跟别的男人接触,他都会狠狠地惩罚我,还会杀了我全家。我小心翼翼活到了二十岁,还是破戒了!村里来了个老道士,说我早已是死人,逼我躺进一个散发香味的棺材里。逼仄的...

试图慎重的DND冒险者

试图慎重的DND冒险者

这只是一个智商不够,试图慎重苟下来,但是又经常莽的DND冒险者,这是一个在无限的冒险世界之中,作为一个DND冒险者的故事,他可能扮演的是一个自己想的角色,也有可能他已经成为了那个角色,可能有些压抑,可能有些欢乐,但是这却是一个真实的世界。目前世界哥布林杀手(完结),魔改版犬夜叉混合滑头鬼(即将完结),魔改版剑风传...

金丹老祖在现代

金丹老祖在现代

我是学渣?怎么可能,堂堂金丹老祖,半步元婴大能,区区凡间学问给我一天时间,秒变学霸。你有灾祸要化解?可以,十二枚极品玉石,童叟无欺。你脸上长了斑?你怕老?简单,一粒定颜丹,保你不老妖精。诚惠十二枚玉石。魔蝎小说...

东北金渐层把我家当月子中心了

东北金渐层把我家当月子中心了

轻松日常动物互动赶山沈星从大城市辞职回村,自从救下一头被捕兽夹子夹住的金渐层幼崽后,他在村里就过上了顿顿吃肉,家门口捡山珍的美滋滋小日子不是,到底是谁在传村里有个两脚兽会帮忙带娃啊?我家真不是月子中心!虎妈,你看你还客气上了,这麂子肉我真不能收。随着沈星开启直播,网友们看到他家里堆积如山的野山参灵芝松茸网友主播,这些都是你赶山捡到的?沈星啊,赶山?我真没赶山啊,我对灵芝人参啥的一点儿都不感兴趣这时,直播间正好录到一头五百斤重的金渐层叼着人参来找沈星啊,虎妈你别往我家里塞娃了,真带不了什么,你带了1o根野山参?还是一百年份的!欢迎欢迎,请进请进。网友们全都看傻眼了东北虎送礼?那长白山不成了主播家菜园吗这主播真6,躺平让他玩明白了!央妈采访沈星请问你一个失业人士,怎么做到在魔都买下一套房的?...

摆摊算命的,癫成民国第一谋士

摆摊算命的,癫成民国第一谋士

高青丘本是一个普通的外卖员,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民国,被一个神秘的系统选中,从此多了一项异能能够预知人的吉凶祸福。凭借这项本领,他赚了无数的黄金银元,如果他愿意,可以买下半个民国!连云间市的各界社会名流,都对他客客气气。他的婚姻运势也很好但他的一个偶尔失误,导致他的一切灰飞烟灭。且看他如何利用异能,再次起高楼宴宾客,重返人生巅峰!p...

我,最强毒士,女帝奉我为国师

我,最强毒士,女帝奉我为国师

国际刑警首席反诈专家,十分高明的高明,穿越成为大乾的一名小道士。权臣在朝,藩镇在野,高明转过头看一眼娇滴滴的女帝武曌,叹了口气看来你们是没挨过缅A的毒打啊!藩镇野心家知道你会放箭,谁知道你放biubiu的飞剑。上官婉儿贱妾情愿共侍一夫。女帝武曌说吧,你选谁,选朕,朕就让你做皇帝,选上官婉儿那个小蹄子,朕就让你入宫做太监!...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