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页。
我们这一科是解释标题,标题当中的第二科别明戒法,我们各别的解释菩萨戒的内涵,这当中有受体、随行跟失舍,我们现在接着讲菩萨戒退失的因缘。我们受了菩萨戒以后,有两个因缘会退失菩萨的戒体:
第一个、以上品缠犯四重戒。
上品缠在戒文当中讲到有两个因缘:
第一个是数数现行都无惭愧,也就是说你在造作的时候,你依止的是一个猛利的贪瞋痴烦恼,烦恼的势力特别猛利,所以在造作之前,乃至于造作之后,完全没有惭愧的心情,你的惭愧心被你的烦恼所蒙蔽,而且你是一次一次的造作,数数现行都无惭愧,这样子的造作四重戒法,你菩萨戒体就退失掉,这是第一个因缘。
第二个是深深爱乐见是功德。前面依止的是一个猛利烦恼,这个地方依止的是一种邪见颠倒。就是说四重戒法本身是一个过失相,但是你认为造作这个犯戒的行为是一个功德相、是会让你离苦得乐的,就是深深爱乐见是功德,你把这个犯戒的行为当做是一种功德相,就是你这个人起颠倒,你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功德、什么是过失,这种情况也就退失了菩萨的戒体。就是你依止上品的烦恼跟邪见来造作四重戒法,这是第一个因缘。
第二个、退舍无上菩提心
菩提心本身是包括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是说你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你的心情开始厌恶无上菩提,你不再追求无上菩提,你作如是思惟「追求无上菩提所花的时间太过久远,所要造作的事情太过多、太耗神」,这个时候你放弃了无上菩提,你好乐追求空性、好乐追求自身的解脱,你再也不好乐无上菩提,这个时候你的菩萨戒体也就退失掉了。退失了无上菩提,就是说你的生命已经不再往成佛之道迈进了,你那个相应于大般涅槃的力量就退失掉、消失掉。
这个地方「退舍无上菩提」我们解释一下。菩萨的戒法是化教所收摄,不像声闻法的制教有一定的舍戒仪轨,古德的判定是从义理上来判,就是说你针对一个懂你说话的人,向一个人、补特伽罗宣说:你从今以后不再行菩萨道,你从今以后不再追求无上菩提。一说,你的菩萨戒体就失掉。这个就是我们退失菩萨戒的两个因缘,有其中一个就会使令你在成佛之道当中退失了菩萨的因缘。这个是我们菩萨戒的受体、随行跟失舍。
这个地方我们简单作一个总结。基本上我们修习菩萨戒有两个内涵:一个是根本法门,一个是枝末法门。
根本法门:就是我们的受体,就是你在行菩萨戒之前要成就菩萨种性,要真实发菩提心,这是根本,就像一棵树的根。
枝末法门:就是依止我们的根本所发展出的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跟摄众生戒,广大的一个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三大法门。我们一个初心菩萨、一个凡位菩萨,我们刚开始所要重视的是根本法门,就是我们的菩萨戒体是不是如实的建立起来、是不是如实的坚固不退转,这个可能是我们比较关心的第一个问题。
前面讲到菩萨种性,我们是根据《瑜伽师地论》,就着一个人对法门的好乐来安立菩萨种性;现在我们也提出智者大师对于种性的看法来跟大家作参考,智者大师的种性不是根据对法门的好乐来安立,他是依着观心,是直接观察你内心的相貌,你就能够检查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种性,直接观心就可以检查出来,不必去看你喜欢什么法门。
智者大师把众生的法界分成了四种种性:
一、三涂种性:
就是说你心的相貌是一种增上恶心,你虽然偶尔会起善心,你看到众生在大苦恼的时候偶尔也会起一些恻隐之心来帮助众生;但是大部分来说你的心都是邪恶的,而且势力广大不可调伏,就是说你动不动就容易起贪瞋痴的烦恼。这种人在智者大师的意思,在三界流转当中,你的生命多数是在三恶道里面度过,偶尔到人天来,但是时间不会久远,一下子又到三恶道去,除非你内心的功能改变。这种种性就是他的恶心强,他很容易起恶心,但是要起善心非常困难,而且要很特殊的因缘才能起善心,这种人智者大师判做三涂种性的众生。
二、人天种性:
他内心的相貌就是增上的善心,他很容易生起善心,他很容易去帮助别人、他很容易对众生释放善意,当然你要是刺激他太厉害,他也会发发脾气,但是他的内心当中善心强,那这种人是人天种性。这种人在三界流转当中,大部分的时间不是做人就是在天上、不是在天上就是做人,偶尔到三恶道去不会长久,他到三恶道去的时间不会太长,因为他的心善良。所以跟苦恼的果报接触的时候,他容易从苦恼当中解脱出来,这种人判做增上善心。
三、二乘种性:
二乘种性的心是出离心,他的心情好乐出离,「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他一听到三界的果报,内心就怖畏、特别的怖畏,就像牢狱冤家一样的怖畏。他的内心当然不会去伤害别人,但是他对众生也没有任何关心悲悯的心情──但期自度,不欲度人,这种人也不欢喜跟人群接触、也不欢喜热闹的场合,只是希望观察空、无相、无作,安住在解脱涅槃,这种种性叫做出离种性,叫做二乘种性。如果他不改变的话,他即使修习种种的善法,这善法的力量也是引导他趋向偏空的涅槃,因为他的种性如此。
四、菩萨种性:
他就是菩提心,他内心当中「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解脱三界的果报而上求佛道;一方面也能够对众生释放他的善意来下化众生,在他有因缘、有能力做得到的范围之下广泛的利益有情」,就是我们说的「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他能够悲智双运,那这种人叫做菩萨种性。
这个种性只是个大判,当然也有一些细微的地方,我们看佛陀的弟子憍梵波提。憍梵波提尊者,憍梵波提翻成中文叫做牛呞尊者。牛呞尊者他过去生因为讥笑一个阿罗汉,阿罗汉是一个圣人,所以他堕入到牛的果报,从牛的果报里面解脱出来以后做一个人,他的嘴巴就跟牛长得很像,还有牛的余报。但是他的果报体不能障碍智慧,他跟佛陀修习四圣谛法门而成就阿罗汉。成就阿罗汉以后,佛陀说「你是一个阿罗汉,但是你长相像牛一样,恐怕众生会讥嫌你、造罪业」,所以佛陀就命令憍梵波提到天上去应供,你不要住在人间,到天上去,天人有神通,用天眼通看到憍梵波提,一看就知道这个人是一个圣人,不敢毁谤。
佛陀灭度以后,迦叶尊者召集了五百阿罗汉做第一次的结集,叫做五百结集。迦叶尊者在结集的时候想到憍梵波提,就派一个阿罗汉到天上去请憍梵波提到人间来参加结集,「希望你能够把你所听闻的法义贡献出来」;但是憍梵波提讲一个偈颂表达他的心情:「憍梵波提稽首礼,妙众第一大德僧,如来灭后我随去,如大象去象子随」。「憍梵波提稽首礼,妙众第一大德僧」,我憍梵波提很真诚的顶礼与会参加结集的这些大阿罗汉,我非常的赞叹你们;但是我的心情「如来灭后我随去,如大象去象子随」,佛陀入灭了以后,我不想再到人间来了,他就入涅槃了。所以佛陀灭度以后,很多很多的阿罗汉就马上入涅槃。这五百结集中被迦叶尊者点名到的人,迦叶尊者要求他们「暂时不要入涅槃」,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令正法流通到后世。如果我们在阿罗汉当中,我们去观察,舍利弗尊者就有所不同。
你看在《法华经》上,舍利弗尊者在三周说法的时候,佛陀开权显实、会三归一,讲到大乘佛法是佛陀出世的本怀,讲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佛陀刚开始为了要度化众生,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讲了声闻、缘觉、菩萨;但是在临灭度之前就郑重的宣布,事实上整个修学佛法只有一条路,就是成佛之道,不管你愿不愿意,你迟早要成佛,其它都是方便的道路。
这当中,舍利弗在佛陀开演《法华经》之前,他自己就有一个心情,他说「我等同入法性」,我舍利弗尊者也证得了空性法性,文殊菩萨跟普贤菩萨也证得了空性法性,为什么文殊、普贤菩萨能够到十方世界广度众生、转大法轮、成就辩才,我一个阿罗汉只能够在山中里面观察空、无相、无作!他内心当中就是有种好乐大乘的心情,乃至于到最后他也说「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感伤自己为什么没有成就诸佛的功德庄严。所以在三周说法的时候,诸位阿罗汉当中第一个回小向大的是舍利弗尊者,他是第一个。那这是什么因缘呢?
就是舍利弗尊者在修声闻法之前,其实他曾经修过六十小劫的菩萨道。他过去曾经发心要发菩提心自利利他,后来遇到一个婆罗门在路上哭泣,舍利弗尊者说:你为什么哭泣,哭得这么伤心呢?这个婆罗门说:我的母亲生了重病即将死亡,但是这个病的药是要用修行人的眼睛来调药,才能够把这个病治好。舍利弗尊者听了就如是思惟:我发心行菩萨道,要把我所有的财物乃至色身布施众生,现在这个机会现前。他就把左边的眼睛挖下来送给这个婆罗门说:你拿这个眼睛去治你母亲的病吧!婆罗门就说:师父,我母亲的眼睛要右眼,你挖的是左眼。你怎么不早说呢!好吧,既然好人要做就做到底,他又把右眼也挖下来送给这个婆罗门。但是这个婆罗门把眼睛闻一闻说:你这个修行人戒行不清净,眼睛这么臭秽。往地上一甩就离开了。这下子就深深的伤害到舍利弗尊者。
当然圣人的心,他有我空法空的智慧,观察这一切境界无有少法可得,凡夫的心情是有所得,有所得就容易心随境转,舍利弗尊者就如是思惟:众生如此难度,罢!罢!罢!从今以后就不再跟众生接触了,就修自己的我空法空的智慧,就正式的退大取小。虽然退大取小,他曾经在六十小劫当中发了菩提心所成就的大乘善根没有退失,所以你看他成就阿罗汉以后,他大乘善根就在他内心深处、在那个地方鼓动,告诉他「你还没有究竟,你还有进步的空间」,所以他是第一个回小向大的。
您已加入红楼选秀套餐[清穿] 吴劫蒋尘我以狐仙镇百鬼 说好随机转生,你八岁创法成道? 镇天神医 唐奇谭 巫师大领主 第一天师 重甲机神 浓夜难渡[破镜重圆] 绝世双修 长姐有空间,带他们躺赢带他们飞 明珠娘子 论白月光的黑化 死后我弃夫虐茶,独美不原谅 陆云我的七个女神姐姐免费阅读txt 美味的我 剑伐诸天 热血足球英雄传 女明星与波本秘密恋爱 封印之重启
...
关于金枷玉链楚阳郡公沈谦有个秘密。他希望那个因一纸荒唐赐婚而被迫和他绑在一起的长公主李念,能为了自己心中所想所爱的一切,翻出宫墙,远走高飞。天下那般大,四海那般宽广,出了深深宫墙,花亦会绚烂,树亦会挺拔。他愿意默默站在远处,成全她想要的未来。不是因为爱。是因为知道宅院幽深,是磋磨女人半生的沙海,宫墙高耸,是埋人尸骨不留痕迹的坟墓。她有想要高飞的愿望,为何不能成全?明明心有山海,知天下规则是胜利者践踏别人的枷锁。明明聪慧过人,知女子当做世间半边天下。她不该是上位者的工具,联姻的棋子,更不该在这权力置换中,被牺牲掉所有的幸福。不就是逃婚么?我沈谦,陪她疯一场!欺君之罪又如何?抗旨不尊又怎样?只愿她此生得上天垂怜,看世间美好,踏山海万重。所愿一切皆能实现!...
姜藜穿书了,穿成了一本女配逆袭修仙文中黑化的原女主,古早文中标配的资质差全靠女主光环的白莲花一朵。女配肤白貌美,家世雄厚,天资优秀,配上现代穿书魂后就开始了逆袭开挂之路,还俘获了原本的男配男主。而白莲花原女主却在不断作死后走火入魔,被昔日男主斩于剑下。姜藜穿书后我竟然拿了伪女主剧本!!!(励志修仙大女主文,女主是踏实上进类型,有金手指,霸气刀修法修,言情为辅,修炼为主,欢迎入坑!)注未成年不要打赏,不要打赏!!!...
本书简介先天神通,法相天成。小小鱼儿,上天下海。青灵出生即拥有法相世界,精气神能够凝聚成小鱼脱离躯体,还能吞云吐雾进行修炼,仗着本事,收拾渣爹,撂翻权贵,暴捶国师,带上姐姐踏上修炼路。后来,她遇到很多修炼法相的人。别人的法相都是龙凤虎豹,最不济也是山鸡犬鹿,唯独自己,天生法相,却是一条手指那么小的一条鱼。青灵之前那么嚣张,都怪见识少,知耻而后勇,干!小鱼也要很厉害小鱼也要很厉害绝歌魔蝎小说...
关于十两出嫁,赢华丽人生枣树村苏家一穷二白,眼看苏大哥苏二哥已到成亲的年纪。却因为家贫,无人问津。这天媒婆带来一个好消息,镇上宋员外愿意出十两礼金,聘娶苏家长女苏白英为妻。苏白英身为家中长女,为了十两礼金,毅然决然同意嫁给比自己大十二岁的宋员外。宋清淮,有过两任媳妇,对成亲之事兴趣缺缺,为了孝道,听从母亲安排,娶农家女苏白英为妻。多年后,有人好奇的问苏白英,为何宋大人这么多年只守你一人?...
叶皎月是以爱为食的魅魔,美貌是她与生俱来的天赋,一次意外,她与系统绑定,开始穿梭各个世界,扮演恶毒女配。从此各个位面的天之骄子们全都红着眼拜倒在了她裙下,为她痴为她狂!①带球跑文中女主的拜金室友带球跑文中的超级大BOSS男主往往都只能对女主一个人有反应,但是如果出现了第二个人呢,虽然她虚荣又拜金②年代文中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