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个时候佛弟子学习有问题了,缺乏佛陀的引导。我不知道我需要什么法,佛陀的经典这么多!所以就必须有历代的祖师出来,怎么样?判教。什么叫判教呢?就是把佛陀的教法,根据它的特性加以分门别类。你是胃痛,吃胃药;你眼睛痛,吃治眼睛的药。所以他必须怎么样呢?把佛法归纳,重新归纳来减少佛弟子的摸索时间。虽然不能完全取代佛陀,至少弥补佛陀不在的一些过失。所以判教就很重要,祖师必须把佛陀以前所说的法,全部地整合起来做一个归纳。
净土宗也是这个道理。佛灭度以后,大乘佛法中,对净土宗的第一个判教就是龙树菩萨。他的时代,是佛灭度后一百多年,也就是正法时代。龙树菩萨当初把大乘佛教跟净土法门做一个判教,叫作难、易,这两种概念。
我们现在说明什么叫难。这个难行道的关键就是惟靠自力,用你自己内心的戒定慧去消除内心的烦恼,去处理外在的业力。我想你一个人开始修行,你看佛法,正常情况叫作顺生死流,你过去干嘛你现在还干嘛。但是修行刚好是相反的,你要去处理你无始的业力,处理内在的颠倒妄想,而你这个过程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处理!这第一个。
第二个,仰赖佛力,称念名号,然后跟十方诸佛或者跟弥陀感应道交,那么此生得至不退转,乃至于究竟圆成菩提,是为易行道。
这个难易的概念是怎么建立的?我们先解释一下它的基本定义。我们经过无量的轮回,从一念的清净心,经过长时间的生命的经验,每一个经验都累积了很多的业力跟妄想,到了现在才开始学佛。所以诸位,我们为什么学佛面对的问题那么复杂呢?因为你不是一张白纸才开始学佛,你是一张白纸一念妄动以后,经过长时间的生命经验,把这张纸弄得乱七八遭了,再来学佛。
那么这个地方有个问题了:业力跟妄想是多生多劫的累积,而你修行是短时间的几十年的修行。也就是说,什么叫了生死呢?就是你试图用几十年的光阴,当然这几十年还扣掉你吃饭、睡觉、工作、休闲,然后用这么短的时间来处理你无量劫留下的问题。
当然,你有两种选择:第一个,我完全靠自己的力量。那你就落入难行道了,印光大师说了,譬如陆道步行,你是走路过去的,那就一步一脚印,很辛苦。第二个,你适当地把诸佛菩萨的本愿力“转他成自”。就是说,十方诸佛都有发愿,他在大般涅槃的时候都没有入灭;你如果能够找到一个正确的密码跟渠道,能够把诸佛菩萨的功德透过感应道交转成你自己的功德,你就容易多了。
但是诸位,我们从这个判教可以看得出来,早期的净土的思想,至少在龙树菩萨的时候的思想,念佛并没有往生的概念。我们看这个地方讲,“此身得至阿惟越致,疾速圆成菩提,是为易行道”。所以,早期的念佛,定位是“多障众生念佛观”。念佛是干什么呢?破障!他的主修还是止观,但是止观的过程当中遇到障碍了,怎么办呢?忆念佛陀,忆念观世音菩萨,忆念地藏王菩萨,透过诸佛菩萨的加持力,把这个障碍的坎给迈过去。
举一个例子。宋朝的遵式大师,我们一般叫慈云忏主。慈云忏主出家以后,早期学戒律,后来学天台教观。在修天台教观的时候可能用心过度,就生病了,生病以后还吐血。他就知道这个情况严重了,就赶快把止观放下,修般舟三昧。般舟三昧叫作常行三昧,就是整天忆佛、念佛,忆念阿弥陀佛,称念阿弥陀佛。
九十天般舟,他念到一半的时候,晚上做梦,梦到观世音菩萨现前。他念阿弥陀佛梦到观世音菩萨,所以看这个意思,佛菩萨的功德是相通的。观世音菩萨现前的时候,在梦境里面,观世音菩萨做了两件事:第一个,把他的嘴巴打开,慈云忏主身体里面有一条很大的虫,观世音菩萨用他的手把它钩出来,这第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情,观世音菩萨用他的甘露的瓶子,灌了几滴甘露水给慈云忏主喝。在梦境里面他看到这两个景象。从那以后,他的病就自然好了。好了还不打紧,智慧大开,一闻千悟,后来他写了很多天台教观的书。
我们可以知道,慈云忏主,他的业障,你认为是他自己的力量消的吗?不是。他做了一件事情,叫作转他成自。他成功地把弥陀的本愿功德,透过一种正确的转化,变成自己的功德,这叫易行道。就是说,既然诸佛菩萨临走的时候留下了那么多的本愿功德,你为什么要拒绝它呢?你没有理由不用它,对不对?
所以,易行道的概念就是说,如果我们今天能够适当地把诸佛菩萨已经成就的功德,透过一种正确的忆念转化为自己的功德,那会扫除我们修行上很多的障碍,这个是易行道。但是这个时候,没有明显的要离开娑婆世界而往生到净土的概念。所以这个时候,念佛是什么?它的定位是什么?叫作助行,以修习止观为正行。所以在念佛早期,天台宗的判教,五停心中叫作“多障众生念佛观”。因为正法时代,善根深厚,所以,弥陀本愿的摄受,他的角色扮演一种配套的助行。这是在净土宗的早期的传承。
丙二、中国传承分二:丁一、圣道门、净土门;丁二、他力门、果地教
丁一、圣道门、净土门
我们看后来的演变。进入了中国以后,这个传承有点变化。我们看第二个,圣道门跟净土门。
圣道门。于娑婆世界,但凭自力,断惑证理,入圣得果之法,名圣道门。
净土门。称念名号,乘佛本愿,往生净土,入圣得果之法,名净土门。
净土宗从一种念佛法门而提升到一个净土法门。其实最早提出这种净土的概念的,是在佛灭度九百年时候的天亲菩萨。天亲菩萨作了一个《往生论》,那个时候就强调念佛不只是消业障。因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面,今生消业障的愿当然是有,但更多的都是往生极乐世界以后,成就极乐世界功德的愿。所以,你今天把佛号用来消业障太可惜了,你这个佛号很多功德都没有开显出来,你开显阿弥陀佛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功德。到了天亲菩萨就认为,念佛应该要加上一种往生的概念,而不只是消业障的概念,所以就把念佛的思想提升到一种净土的思想。所以从那以后,念佛法门叫作净土法门。
传到中国以后,唐朝的道绰大师就把这种概念做一个判教。他说,大凡今天你的选择是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一生比一生好,透过你的智慧跟愿力断惑证真、入圣得果之法,叫作圣道门。就是你从凡夫到成就圣道,你是在哪里完成的呢?在娑婆世界完成的。好,那你叫作圣道门。反过来,你今天利用你的忆佛念佛,乘佛本愿往生净土,在极乐世界成就圣道的,叫作净土门。
这样讲,这种判教跟龙树菩萨的判教就有一点差别了,这个时候念佛就从一种消除罪障而提升到往生净土。那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呢?我们解释一下。因为时代改变了。佛法有它的不变性,也有它的随缘性。根机不断地改变,法门当然要不断地修正,因为这个法门的施设本来就是应病与药。法无定法,它有它不变的法义;它从契机的角度,它有它随缘的方便。
末法时代两大特色:
第一个,内在善根的退化。我们本身的善根就很容易退化,因为在这个末法时代,三宝力薄弱,你听闻佛法的因缘太少了。不像正法时代,有很多的善知识,你长时间能够浸泡在佛法当中,你善根能够得到很大的熏习、增上。末法时代,你要听到一个正法,你的时间比例降低了,所以你的善根本身力量薄弱了。
第二个,外在境缘的诱导。你面对的环境对你的刺激太大了。所以古德讲一句话说,末法时代,譬如小树未成,历经暴雨,终为摧折。说,你这是一个小幼苗,但你这个小幼苗没有经过温室的保护,把它丢到暴风雨当中,这个幼苗就被破坏了。也就是说,一个末法时代的菩萨,你已经不适合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历练了,因为你承受不起了。这个境缘你承受不起了,超过你的范围,强人所难了。所以,到了唐朝以后,念佛就变成一种往生的概念了。是这样的,因为环境不同。
丁二、他力门、果地教
到了民国以后,印光大师做了一个总结。
他力门。业障消除,福慧增长。
果地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即众生心,投大觉海。
印光大师,他老人家是净土宗的最后一个祖师。我们看印光大师,其实他本身没有太多的论述,但是他老人家的成就就是,他能够把前面的十二个历代祖师的论述加以成功地整合,用一个很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
他整合了两个法门。第一个,净土宗他力的加持,所谓的“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印光大师说“念佛方能消宿业”,这是早期的净土的概念,这是龙树菩萨的念佛思想,所谓的难易的概念。就是你没有必要那么辛苦,你没有必要拒绝诸佛菩萨的本愿功德,你在修行当中偶尔念念佛、念念地藏王菩萨,对你有帮助,何乐而不为呢?也不耽误你太多时间。你适当地把诸佛菩萨的功德引申到你的生命当中,帮你扫除障碍,这多好的一件事啊!所以,他把早期的这个所谓的他力加持的概念拉进来。
当然,他更整合了圣道门、净土门的概念,所谓的“竭诚自可转凡心”,果地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所以,他把净土宗的——包括今生的摄受跟来世的接引,做一个结合,叫作“即众生心,投大觉海”。那么到了十三代祖师,念佛,一句佛号那叫万德洪名,就全部都包了。包括你今生的安乐,包括你来生的解脱,一句佛号全包了。到了印光大师,他是这个概念,他把前面的整合了。
当然,我们从净土宗的传承,从佛灭度以后,经过这么三个演变,我想这个地方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往生的概念,这个是很关键的,因为环境已经有一种急迫性了。我们看早期的时候,念佛法门,持咒也好,对于离开娑婆世界并没有急迫感。到了末法时代,念佛的概念就不一样了。诸位!我们看早期的念佛跟现在的念佛,最大的差别,就是一种离开娑婆世界的急迫感,越来越迫切。印光大师甚至于说,念佛法门叫作背水一战。他说,你要观想自己不成功便成仁,我今生不往生,我来生就直堕三恶道。所以他那种急迫感,已经到了——就是说,你不能再有来生的概念了!
那么为什么是这样子呢?理由很简单,却是一个事实,就是你来生充满了不确定。诸行无常的概念,越到末法时代,这种无常的概念越明显,甚至于你今生可能是一个大菩萨,而来生无常变化成一种造五逆十恶的业障凡夫,这个非常有可能。
我们举一个例子。印光大师很喜欢举这个例子,他讲这个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做了十七世的读书人,可以说是久读圣贤之书,久修圣贤之道。他十七世当中或多或少都有做官的,做了很多善事,可以说是一个谦谦君子。后来,他在十八世的时候,他以过去的福德力,投生为汉高祖的爱妃戚夫人的儿子。
他出生的时候就有帝王之相。其实汉高祖很喜欢戚夫人生的这个儿子,叫赵王如意,封他为赵王。甚至于汉高祖曾经动念头要把吕后的儿子,那个太子给废了,要立这个赵王如意作太子。当然很多的大臣反对。这些开国大臣说,废长立幼,这个会祸起萧墙,造成骨肉残杀的。后来汉高祖也就作罢了。
夫人很败家,但她又太能赚了 许易楚灵儿 长生不死 穿越者蚂蚁世界 梦幻西游:上神白锦瑟 无敌天帝重生 篮球星二代 僵狱 傲世苍穹,绝色帝姬她杀疯了! 我都无敌了,逆袭系统什么鬼? 尘缘(全集) 三国杀地府嘎嘎乱杀 道古真神 统帅在小世界大杀四方 零基础快速入门的弈修象棋 离开豪门后假千金轰动全球 青春,在校园里恣意绽放 我于恶土观青天,待看蟒雀吞龙时 天眼之觐天宝匣 重生后成了权臣掌中娇
我被夫君的外室谋杀了。死的时候,沈时风正在抱着那个外室,和她温柔缱绻。后来,他跪在我的坟前,发疯一样哭了三天三夜。我重生到另一个女人身上。他处处追寻我,可我却不想再爱他了...
...
从灵气复苏开始当神明作者感性认识完结 简介 林渐青作为公司底层社畜,吃棒棒糖时走狗屎运吃出一枚神格来。 什麽?蓝星灵气复苏?!黑暗生物肆虐?! 林渐青不要紧,我,新晋神明,V我一亿,等我重建神国,拿回属於我的神力,就封你为我的从神! 众人信你个鬼! 出差在国外的男友我老婆成神了?我怎麽不知道?还有,这个黑漆漆...
当了十六年的长公主,一朝被指认是假的。京城的豪门贵妇都在看笑话。谁让她点了锦衣卫指挥使做驸马。没了权势傍身,她只能等死。然而,她活得越来越恣意潇洒。身后有忠肝义胆的裴家军,帐下有一众儿郎出谋划策。就连本朝新科状元也跪求原谅朝朝,我错了!只要你愿意,我什么都听你的!凭什么?有人告到锦衣卫指挥使面前,说风气已乱。晚上,有人红了眼,说的话堪比陈年老醋本督有那么见不得人吗?...
关于商场在我家,致富虐渣全靠他上一世,木珍珍被渣男江青白抢走好运符,又被庶大房一家害得家破人亡。几个哥哥更是死得凄惨,她也被卖遭受折辱而死。灵魂跟着师父在现代四处游历了几十年,始终忘不了灭家之仇。师父在临终前,拼尽全力将她送回道被骗走好运符的那天。她发誓,一定会让那些害他们的坏人,得道该有的惩罚。本打算在万能商场的帮助下,先变强,变富,再慢慢收拾坏人,可是坏人太着急,蹦来蹦去不消停,她只得几手抓。顾某人上一时眼瞎,认错了自己的恩人,间接害死了恩人全家。这个一世他还债来了!...
梦中的惨烈,醒时的悲伤,命运已重归零点。遗失的记忆,逐渐苏醒。再临异世,一切从零开始。这一次,我不会再做魔王。救世主?英雄?谁爱当谁去吧。只求,不再辜负相信自己的她,守护好每一位同伴。这次,一定。(已有两本作品,合计千万字,信誉保证。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