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07章 方从哲 一位备受争议的明末首辅(第1页)

一、早年经历

方从哲,字汝愚,号中涵,出生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是浙江德清县人,但在户籍上属于直隶顺天府锦衣卫军籍。他自幼勤奋好学,专注于《诗经》的研究,才华横溢,以顺天府学增广生的身份,在万历十年(1582年)的顺天乡试中脱颖而出,名列第81。紧接着,方从哲在万历十一年(1583年)的会试中,取得了第300名的成绩,随后在殿试中荣获二甲第30名,从而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的职位。

方从哲的文采斐然,他的文章深受首辅王锡爵赏识,甚至被收录入文选,成为学子们的楷模。在东宫讲学期间,方从哲多次上书神宗,坚决维护太子(未来的明光宗)的地位,展现了他的忠诚与远见。[3]他的政绩与学识得到了认可,被擢升为从四品朝列大夫,担任过国子监司业、祭酒等职,期间他还上书请求停止开矿收税,这一主张与东林党和浙党相契合,体现了他关注民生的一面。

然而,方从哲的正直性格也给他带来了麻烦。当司礼监秉笔太监田义试图让自己的侄子不经正当程序获得官职时,方从哲坚决拒绝了这一要求,这引发了田义的不满,后者威胁要整治方从哲。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纷争,方从哲选择了辞职归隐,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闲居生活。

在家闲居期间,方从哲并未与世隔绝,反而扩大了自己的社交圈子,声望日益提升。东林党领袖叶向高非常赏识方从哲,多次举荐他续修玉牒、出任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但方从哲并未立刻接受这些职务。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朝廷面临严重的官员短缺问题,尤其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主持会试。在这一关键时刻,叶向高再次举荐方从哲,希望他能出任礼部右侍郎,协助主持会试。经过叶向高的多次上书,明神宗最终决定委任方从哲为吏部左侍郎,与叶向高一同主持会试。

然而,神宗的这一中旨任命引起了言官的反对,因为这与吏部的推荐名单不符。面对压力,方从哲提出辞呈,但神宗坚持己见,执意任命他。方从哲此次复出,不仅预示着他将面临的复杂政局,也为他日后成为内阁首辅的道路埋下了伏笔,昭示了他未来职业生涯的坎坷与挑战。

二、成为独相

方从哲的复出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当时内阁的特殊需求。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叶向高作为内阁中唯一的阁臣,曾多次上书请求增补阁员,却始终未能得到神宗的回应。[1]这一局面使得内阁的运作陷入困境,决策效率大大降低。然而,当方从哲重新踏入政坛,明神宗似乎看到了解决内阁人员短缺问题的契机,迅速下令增补阁臣。

同年九月,方从哲与前礼部左侍郎吴道南一同被任命为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加入内阁,共同辅政。但吴道南尚未及时抵达京城,实际上,方从哲与叶向高二人承担起了内阁的主要职责。

起初,叶向高作为首辅,掌握着内阁的决策大权。然而,当他离开京都时,方从哲便不得不独自面对政务的重担。他曾试图召回旧辅臣沈鲤以加强内阁力量,但这一提议遭到皇帝的否决。面对御史钱春对他逢迎皇上的指责,方从哲主动请辞,显示出他面对批评时的谨慎态度。神宗的安抚与挽留,则表明了皇帝对方从哲的信任与倚重。

随着吴道南的到来,内阁看似回归常态,但不久之后,吴道南因舆论压力和个人原因,多次请求离职,并最终因母丧而离京返乡。方从哲再次面临着独自辅政的局面。他深知内阁力量薄弱的危害,立即上奏请求推举并补充阁臣,以增强内阁的决策能力。

然而,神宗似乎对方从哲的能力充满信心,认为一人足可胜任,始终未有增补阁臣之举。[9]面对这样的状况,方从哲并未放弃努力,而是坚持每月上奏,力图改变现状。尽管如此,神宗的态度未曾改变,内阁始终维持着方从哲一人辅政的局面,直至万历帝驾崩,泰昌帝即位,方从哲才得以卸下独相的重任。

三、入阁期间

方从哲入阁辅政之际,明朝正面临一系列内忧外患。从东宫讲读的中断,到皇家婚事的延误,乃至地方赋税、灾变频发,方从哲均屡次上奏,力图劝谏皇帝,但大多数情况下,他的建议并未得到积极回应。尽管方从哲在朝中不乏支持者,但他的劝谏往往流于表面,实质上并未对皇权形成有效制约,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的诸多问题。

在方从哲辅政时期,朝廷的党争氛围有所缓和,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言官中已缺乏真正敢于直言的清流派。然而,这种平静背后,是齐楚浙三党的崛起,特别是方从哲的门生亓诗教,作为齐党成员,其影响力日益显着,加剧了朝廷内部的派系斗争。

方从哲执政期间,皇帝的怠政倾向愈发明显,国家机器运转不畅,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大量空缺,国家政务陷入瘫痪状态。[6]与此同时,边疆危机不断升级,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大清军队攻占抚顺,朝野震惊,但皇帝的应变措施迟缓无力。[7]方从哲之子方世鸿的杀人案更是让其陷入舆论漩涡,尽管方从哲请辞,但皇帝并未批准。

面对国家的重重危机,方从哲的应对显得乏力且被动,他虽多次请求罢免,但皇帝的挽留让他难以抽身。在辽东战场,明朝军队连连失利,方从哲虽上奏请求对策,但皇帝的冷漠回应使局势进一步恶化。辽阳的失陷,被视为明朝灭亡的前兆,而方从哲作为辅政首辅,难辞其咎。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当皇帝病重之时,方从哲与九卿台谏共同询问皇帝病情,直至皇帝驾崩,方从哲参与了接受遗命的重要过程。然而,方从哲在位期间的作为,被后世评论家视为明朝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红丸大案

郑贵妃,出于对福王往事的担忧,试图通过赠送珠宝与侍姬来讨好新帝,其中李氏尤其得宠。郑贵妃进而请求册封李氏为皇后,李氏亦为郑贵妃求封太后,这一系列举动在宫廷内外引发轩然大波。光宗皇帝于九月初六日已感不适,至八日病情加重,此时方从哲被皇帝命令册封郑贵妃为皇太后。然而,侍郎孙如游的激烈反对最终阻止了这一封号的实现。

随着光宗病情的恶化,关于宦官崔文升进献泻药导致皇帝健康急剧下降的传言在京城中流传开来。给

中杨涟率先弹劾崔文升,并将矛头指向方从哲,暗示其在事件中负有责任。在众臣的压力下,方从哲不得不采取行动,他向光宗进言慎用药石,但皇帝的病情并未因此好转。

九月十九日,新任内阁大臣刘一燝与韩爌上任,此时光宗的病情已十分危急。两天后,光宗召见方从哲、刘一燝、韩爌及其他重要官员,皇帝已无法正常进食,但仍坚持下旨册封李选侍为皇贵妃。在九月二十五日的再次召见中,光宗表达了对皇长子的期望,希望诸臣辅佐其成为明君,并提及了自己的身后事。

就在这一天,鸿胪寺丞李可灼自称拥有仙丹,向光宗进献了所谓的“红丸”。皇帝服用后,一度称赞李可灼为“忠臣”。然而,红丸并未挽救光宗的生命,九月二十六日,光宗驾崩,留下了宫廷内外一片混乱。

方从哲在光宗逝世后草拟的遗诏中,竟对李可灼给予奖赏,此举引发了朝野的极大愤慨。在李选侍占据乾清宫的紧张局势下,方从哲并未采取果断措施,而是选择妥协,这进一步削弱了他在朝臣中的威信。

陆小姐独美后,六个哥哥跪求原谅  我每天获得一种新能力  迟来的亲情谁稀罕,家人哭求原谅  妙手大仙医  再世为皇  我的超级大脑异能  四合院:我可以融合万物!  官路浮沉  温顺小娇妻,离婚后一身反骨  四合院:为难秦淮茹,我整惨众禽  别惹他,这货又坏又缺德!  薄总的小娇妻  神雕杨过:芙妹请自重!  我是NPCCCC  乾坤至尊诀  我每天获得十万战斗力  修仙:与女宗主双修,日久生情了  嫁给豪门老男人,小娇妻被宠疯了  背剑之人  药神归来  

热门小说推荐
墨缘未尽:创者的归心之旅

墨缘未尽:创者的归心之旅

长安小瑜,十七岁少女,笔下生命力旺盛,却因一时冲动,将十四个倾心之作删去。众角色怨言你创造了我们,又抛弃!不应信你,被删后,你却念念不忘,以新作补偿,无法原谅,望勿入此梦界。一扇门隔绝两界,少女门外诚恳致歉。门内,众人愤慨门外,少女悔悟。终,门启,误会渐消,共探墨缘未尽之秘,踏上归心之旅,释怀往昔,再绘未来...

快穿系统:小黑莲们,你站住!

快穿系统:小黑莲们,你站住!

听说原配要小三不得好死。好的,我这就完成任务。燕宁是原配复仇系统的宿主,为被抢了男人的原配向小三复仇。刚开始燕宁无意间虐了男主,第二次刚见面燕宁把...

真实影视:选择反派路后,我无敌

真实影视:选择反派路后,我无敌

诸天影视降临,蓝星有了武道,人人皆可成为穿越者和演员。精彩的穿越人生会被诸天影视剪辑搬上荧屏并给以奖励。前三次穿越,当过商人,警察,士兵,都无缘上诸天影视的杨天罡。第四次决定违反国家提倡,混了黑道,喊出了我等了三年,就是想等一个机会!开局就被警察请去喝茶。第四次,他穿越天剑世界,直接当了魔教教主,喊出我命...

忘羡之覆雪白头

忘羡之覆雪白头

这一本书还是从观音庙之后开始,就是一些小日常,基本无虐。主cp蓝忘机x魏无羡(ps羡羡会反攻)副cp蓝曦臣x江澄聂怀桑x蓝景仪蓝思追x金凌...

重生1978,从邮电维修工开始

重生1978,从邮电维修工开始

关于重生1978,从邮电维修工开始苏臣重生了,回到四十多年前父亲出事的当天。前世年轻的时候,苏臣是个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小混混,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父亲挺而走险,倒卖鸭蛋。这个看起来无足轻重的小事,却被他人无限放大,在连续三天的批斗游街之后,父亲便撒手人寰。在接下来便是自己的入狱,母亲和两个妹妹相继离世,这一切都源于大队支书何雄的阴谋。好在老天有眼,不仅让自己重生了,这一世自己要好好做人,善待家人,惩治恶霸。...

我亦神明

我亦神明

当异能者降临大陆吸收大陆的异气,却意外卷入一场未知的风暴当中,因为意外异能者受众人唾弃,可就在唾弃中产生了第一对普通人与异能者相恋的故事,而生下男主李宿宇隐藏异能者身份寻找当年真相...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